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名师课堂》马哲篇三(1)

2008-11-07 

    09年的《马哲》会考些什么呢?我们将名师的预测帮你做了整理,希望能帮到你。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考点1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辩证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2) 联系的客观性。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而任意联系,是诡辩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3)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内部诸要素、部分、方面及发展的诸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或桥梁。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4) 联系的多样性。按照不同标准,可将事物的联系划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一般而言,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有时甚至起着关键作用。

  (5) 普遍联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一个必备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的方法论依据之一。

  考点2 联系与系统

  (1) 唯物辩证法在坚持世界普遍联系观点的同时,也坚持系统的观点。

  (2)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第一,系统的整体性。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系统的整体性质只存在于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二是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第二,系统的结构性。结构是指系统诸要素的结合方式。系统功能不仅取决于构成该系统的诸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构。第三,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有一个依次隶属的层次关系。第四,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不断与其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3)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如黑格尔所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第二,两者相互作用,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反过来影响整体。第三,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 辩证的整体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特色。中国传统哲学认为“物无孤立之理”,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天、地、人虽然表现形态不一,但却是有机联系、和谐统一的整体。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尽管对宇宙的本体有不同理解,但大多能以一种“统观”、“会通”的方式来观察、把握宇宙、自然和社会,提出“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鲜明的辩证整体观,仍然强烈地影响着当代世人的思想观念。

  考点3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 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而且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2)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和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联系构成运动,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联系是运动的前提,没有联系构不成运动,不能显示运动。另一方面,运动体现着联系,联系是在运动中实现的。如果事物不运动,那就无法相互作用,也谈不上联系。不能离开运动来讲联系,离开运动就不能理解联系。

  (3)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一过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过程的开始,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