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名师课堂》马哲篇三(2)

2008-11-07 
     考点4 发展的实质

  (1) 运动、变化、发展三者既区别又联系。运动和变化既包括事物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又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的运动,二者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在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往往使用运动这一概念;而在表述事物的具体运动状态时,常常使用变化这一概念。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2)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因此,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考点5 发展的过程性

  (1)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存在。一事物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事物的开始,如此生生灭灭,循环不已,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过程。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把世界看做是永恒不变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2) 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以过程的思想看待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依据之一。

  考点6 规律及其客观性

  (1)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2)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无论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造规律,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考点7 现象和本质

  (1) 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它们在人们的辩证思维中,作为联系和发展之网的网上纽结,同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一起,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综合地发挥作用。

  (2)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或外部联系,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以歪曲的方式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客观的假象与主观的错觉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

  (3) 现象和本质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靠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样的,本质是单一的。另一方面,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4) 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人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