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题不敢做 生怕里面藏陷阱
“请把上题中数量小于3的一幅图找出来”,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西正在做家庭作业,这道题并不难,题中共画了3幅图,一幅是5个苹果、一幅2支铅笔、一幅是3个梨。
可是小西却被难住了。“这道题不可能这么简单,里面一定还有什么我没看出来的,比如5个苹果减去3个梨是2,这个是不是也应该选出来呀?”
“我发现这孩子做难题做的已经不会做容易题了,好像一道题不绕几个弯子就不是题,如果不能从表面意思中找出隐含的意思就肯定掉‘陷阱’里了,都是做那些奥数题闹的。”女儿的回答让李凌有些束手无策。
让李凌感到更加困惑的是,孩子学的东西越来越“别扭”了,有话决不直着说,总得绕上几个弯才行,“在奥数这个‘数学杂技’的带动下,各个学科似乎都开始向‘杂技’训练方向发展了”,李凌说。
刚上学的那几天,一次,小西在家里不停地嘟囔着:“明天”、“昨天”、“昨天的昨天”……
原来,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弄懂时间概念,出了几个题:昨天的前天是哪天、明天的明天是哪天、昨天的后天是星期几、明天的前天是星期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