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为什么非要有“白脸”“黑脸”?作文

2017-10-04 
为什么非要有“白脸”“黑脸”?有家长倾诉他家庭教育的疑惑:“我是一个孩子的爸爸,总是感觉家里面应该一个扮白脸

为什么非要有“白脸”“黑脸”?

有家长倾诉他家庭教育的疑惑:“我是一个孩子的爸爸,总是感觉家里面应该一个扮白脸,一个扮黑脸。我们家就是慈母严父,我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总是放不下架子,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我首先向这位爸爸表示崇高的敬意,不容易啊!整天在孩子面前板着阶级斗争的面孔,妈妈做好人,你把恶人当。你想和孩子变成朋友,一起说说知心话,一起嬉戏打闹,一起神侃瞎掰,纵情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你怕,万一孩子不怕你了,孩子头上没有了紧箍咒,没有了约束,还不大闹天空?于是,在这种心态下,你只好端起了父亲的尊严,扮演着威震朝纲的包龙图,扮演着孩子头顶的,发挥威慑作用的,镇压不正之风的利剑。

好累啊!

但是,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有必要吗?

一次家长会后,一个学生家长找到我,紧紧拉着我的手:“快给哥哥想想办法吧,我已经没有一点办法了。我家那混小子,丢我的人啊,不争气啊!学习上,往前看一大群,往后看没有人,惹事的时候,三天一大闹,两天一小闹。我怕老师打电话,怕老师请我到学校,怕开家长会,我的脸面都叫那小子丢尽了。”

“你们家孩子谁负责教育?”我忍住扑面而来的酒气说。

“我太忙,他妈妈管,就是孩子不听她的,孩子听我的。”他很神气地说:“我对他特别严厉,皮带都打断了几次,他见我就像老鼠见猫,直发抖!但是,就是没记性。”

“除了考试后管教他,你还为孩子教育付出过什么?”我问。

凡事有因必有果,孩子没有记性必然有形成的原因。

“我给他买最好的学习机、名牌的书包,成捆给他买复习资料,还请家教,上补习班,我没少付出啊!”

“但是,你给孩子读过书吗?你给孩子谈过心吗?”我不客气地问。

“没有!”

“这就对了。钱可以买来学习用品,但是买不来学习兴趣,钱可以买来家庭教师,但是买不来科学的家庭教育影响。”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一日曝十日寒。言而不信,不如不言。不言,孩子靠自觉,说管但是没有管,孩子在被动管理的时候,不仅没有自觉,反而增加了依赖。

孩子做错了事情,知道自责,知道不好意思。你一顿暴打,你的气发泄了,孩子的不好意思也消失了:我已经接受了处罚,还欠你什么?

由此可见,我们辛辛苦苦扮演黑脸,委屈自己,委屈孩子,倒是没有什么必要。

而且一个扮“白脸”,一个扮“黑脸”也很容易冲淡教育效果。

一个女孩,父母离异后外出打工。她可以在奶奶家,也可以在姥姥家,奶奶、姥姥都十分呵护她。但是,难免因为有些事情要批评她。

结果,奶奶批评她,她就去姥姥家,姥姥批评她,她就去奶奶家。为什么呢?因为子女的婚变,两个家庭矛盾重重,于是,外孙女受了委屈,外婆就心疼,就抱怨奶奶狠心;孙女受了委屈,奶奶就抱怨外婆不疼孙女。这样,小女孩成了“两栖自由人”。

当然,这是不和谐,不默契的“白脸”“黑脸”组合。

和谐的教育组合呢?

爸爸打一顿,妈妈讲道理,或者,妈妈吵一顿,爸爸讲道理。

那我们需要记住下一句话:解铃还须系铃人。

做教师最无能的一句话是:“我算投降你们了!再惹事我把你们送校长处理,让校长开除你们!”如果这个教师说完这句话,我可以预言:这班孩子不可能被她玩转。因为,孩子们在心底已经开始看不起她,不在乎她了。

同样道理,妈妈说:“再不听话,我让爸爸回来揍你!”恐怕从此,孩子就不在把你当回事儿了。你树立了爸爸的恐怖形象,也塑造了自己无能形象。

教育是一种想办法促进内省的过程。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主管理,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主动自学。

当爱还不被接受的时候,不能称之为爱。

“白脸”的溺爱孩子,孩子无动于衷,“黑脸”的惩罚孩子,孩子敢怒不敢言。尽管“白脸”、“黑脸”都是爱,但是,孩子不认可,只会形成逆反。

情感的弦还需要真情来弹拨。

那种居高临下的教育,那种高压强制下的教育,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惩罚教育,那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奴化教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尊意识的越来越强,必然越来越苍白无力,压得越很,弹得越高。

我们做家长的有一种误区:我们常常认为,只要我们爱孩子,孩子就应该爱我们;只要孩子怕我们,就一定会听我们的;只要孩子听话,就一定是好孩子。

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常常首先假定孩子是坏孩子,一身毛病,不能惯着,一放纵就蹬鼻子上脸。所以,我们要不停的唠叨,不停地镇压。

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在外婆家和奶奶家的表现完全不同。

每次在外婆家,外婆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外婆!”

可到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

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什么原因?

外婆总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外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训斥他,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

看来,家庭里,我们无需痛苦地扮演“黑脸”、“白脸”,我们需要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互相维护,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我们赏识孩子,从心底赞美我们创造的生命,赞美孩子的孝道,赞美孩子的善良,赞美孩子的坚强,赞美孩子的理想,赞美孩子的成长……

我们帮助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一起分析困难的不可怕,一起分析是非的标准、

我们惩戒孩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都要对自己的过错负责人。都要遵守游戏的规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