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山不过来,我过去——谈谈对孩子的宽容作文

2017-04-19 
新的一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发下来了,看了几篇文章,感触仍然很深。看到内页上有各地的中华家庭教育的QQ群,
 

新的一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发下来了,看了几篇文章,感触仍然很深。看到内页上有各地的中华家庭教育的QQ群,就加了几个。这几日陆续有一些讲座的消息,打开来看,禁不住叫好,这样的网站确实应该值得家长们浏览学习提高的(不是广告!)。

接触了几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听她们讲了不少关于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理念,分享了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给我最深的印象:在当今这个时代,家长应当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尊重。个人理解,尊重包括着更多的内涵,比如:了解孩子所处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喜好、眼光、审美观、价值观,理解并支持他们正确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理解生活中他们的表现和习惯(正向的),不过分干涉他们应该拥有的自有(和自由不完全一样)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不要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挖苦、嘲笑、冷漠、训斥甚至打骂。

道理很简单,一看就懂,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偏偏做不到,更别说做好了?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对孩子太苛刻,而对自己太随意。我们习惯于容忍自己的缺点,而对别人的缺点看得“丝丝入眼”;我们总是能找到理由原谅自己,却不去理解和原谅孩子的一点点“不是”。这便是问题症结所在。

中青班学习时,老师在谈到如何适应环境和社会时,建议大家多采用“山不过来,我过去”的思维方式,解决目前不少人思想上存在的“总在挑剔社会不公、命运不公”的现象和浮躁的社会病。其实,这样的思维方式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情上都是合适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同样适合。

由于年龄、时代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孩子与家长的思想、行为习惯、喜好、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是必然的,这也是时代进步的具体体现。在面临这些的时候,家长们不能看不惯、想不通,更不能排斥、敌对,要尝试着适应、理解,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合乎道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不断的碰撞中,家长要学会调整自己,不要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这也不对、那也不可,更不能是彼此对立,水火不相容。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每个家庭,都可能会面临这样的事情。做家长的何不冷静下来认真想一想呢?是自己不对还是孩子错了?是自己方式不正确还是孩子真的满身不是?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种习惯、行为方式,孩子多次出现,家长也屡屡纠正,却总也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原因何在?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对,还是方式需要改进?

孩子都是在不断的出错、纠正中成长的,家长要允许孩子出错,更要相信孩子自己纠错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宽容地、适时地给予正确的提醒和指导,完全没必要揪着错误不放手,甚至“新账旧账一起算”。那样做,不仅仅是教育的失败,更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则广告词是这样的,“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真心祝愿所有的家长都能成为孩子人生路上优秀的导航员,成为“登高望远、指点江山”的教育者,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奔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平安、快乐地成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