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称——神奇的记叙视角
第二人称是一个神奇的记叙视角。
一、什么是记叙的“视角”?
说“视角”,不少人会感到陌生;说“人称”,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我们在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事情的经过时,总要有个合适的立足点、观察点,也就是用什么人称,以什么身份向读者叙述,记叙的人称就是——视角。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即:第一人称的记叙(我、我们)、第二人称的记叙(你、你们)、第三人称的记叙(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我们在作文中,对第一、三人称最为熟悉,而对第二人称,除了书信格式之外,估计就很少用到了。
二、第二人称有什么神奇?
★神奇之一、第二人称叙事,至今让文学理论家争论不休,难以定论。
第一人称属于有限视角,指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或者知道的比人物还少。它的特点是:增强叙事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第一人称叙述时,因为是“我”的故事我的立场,所以,怎么说都是我的事,“我”尽管可以放开胆子去说,至于信不信,那是你的事。其不足是: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我”的视角是受到限制的。
第三人称被称作全知视角,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人物、事件都了如指掌,甚至还可以先知先觉,或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它的特点: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第三人称是“我”给你讲“他”的故事,发言权还是只在“我”这里。“他”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然只有“我”知道,不相信?你要是知道还会听我在这里说道吗?其不足是:行文显得不太亲切。
问题恰恰就到第二人称这里变成了真正的问题。
直到今天,不少学者仍然把第二人称叙述当做“伪人称叙述”,也就是说,很多专家不承认第二人称叙述的存在,他们认为:即便硬说“有”,那也仅仅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而已,骨子里并不是真正的第二人称叙述,因为第二个人称不能做叙述者,也就是说,作者不能站在“你”和“你们”的立足点来叙述“你”和“你们”的事。实际上,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只能代表读者或被叙述的对象,还是以“我”或“他”来作为记叙的立足点的。这是神奇在没有定论!
★神奇之二、虽然没有定论,但是,我们确实用过并且还会继续用到第二人称来叙事。
我是这样想的:人称问题,只不过是一个记叙“称谓”的问题,文章中用第二人称“你”(或“你们”)的称谓记叙,这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作为学生,大不必理睬那些专家学者的争论,也不必站在某个立场上去与谁抬扛。我们的任务则是——用好第二人称叙事,让它为提升我们的作文质量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第二人称叙事的特点。
第二人称叙事绝不同于第一、三人称叙事,它有着自己的独特(神奇)之处:
① 第二人称“你”是个抒情能力最强的叙事角度,便于作者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心灵的距离,便于情感的交流,让情感变得浓酽,这一点远远超出其他两类人称角度的表达效果。因此,一些可以用第三人称来讲述的事情,出于抒情的需要,作者会选用第二人称。
② 如果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有时插入一些第二人称,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加大文章力度,使记叙更加精彩,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更加灵活。要注意一点:使用第二人称时有语境的限制,必须有明确的对象。
三、如何运用第二人称叙事?
有几种运用第二人称的情况我们都十分熟悉,如:对话——面对面交谈,要用第二人称;写信——,是一种虚拟的对话,也要用第二人称;人称临时转换——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文章中,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加入“你”、“你们”、“朋友”等第二人称,呈现出情感的起伏跌宕之美。请注意,此文所说的第二人称叙事,不包括前面这些,仅仅指用第二人称作为视角来写的作文,如《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用第二人称讲述了与主人公“你”同学相处的往事。《一路有你》,是用第二人称讲述“我”与主人公“书”的故事。
从《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可以比较出:如果说第一人称的“我”是散漫的,第三人称的“他(她)”是虚拟的,那么,第二人称的“你”就是真切的。“你”一出现,文章立刻就有一种无法回避的直面感,有了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清晰可辨、历历在目。所以说,用第二人称“你”行文,好处至少有三:
一是很快营造起一种真实的情境。这种真实的情境,最容易激发写作者的倾诉欲望;二是使作者迅速进入角色。当文章中的主人公以“你”的身份站在作者面前时,作者必然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仰视让人敬畏,俯视让人怜悯,平视让人产生亲近。面对“你”,在文章中“隐身”的“我”(作者)无法不说真话,无法不诉真情,无法置身事外,“你”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文章中去;三是拥有无可比拟的抒情性。情感激荡时,作者可以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衷肠,读者之心与“你”之心的距离顷刻之间贴得很近。
运用第二人称叙事,一般要注意三点:
1、主体须明确。作文的主体(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第二人称“你”,而不能是第一人称“我”或是第三人称“他”。作文的时候,无论出现“你”、“我”、“他”,都无关紧要,只要“你”始终在文章中占据着主导位置就行了。《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中,多次出现“我”“我们”“他们”等,但是文章的主体“同学你”始终一贯到底,这一点小作者把握得很有分寸。《一路有你》中,小作者把“书”作为主体“你”,使文章有了新的意境、新的立意。
2、思维须开放。在审题构思过程中,对“你”的理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们要运用开放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从人物入手,“你”既可以指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属于写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从动植物入手,“你”可以是花木鸟兽;当然,还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入手,采用拟人手法,写某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如《一路有你》,这里的“你”便成了主人公——书。事实告诉我们,一旦开放思维,我们的作文就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
3、心理须自白。我们在运用第二人称作文的时候,对“你”的心理描写尤其要注意,千万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譬如用“你心想”、“你以为”之类的词,因为“我”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必须靠“你”自己说出来。有时必须由“我”代说“你”的心理想法时,必须是“我”对“你”的猜想,因为“你”的心理活动只有“你”说出来才真实可信,合乎情理,而让作者说出来就会失真,也有悖于生活的逻辑。如《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里的“对此你也会心怀感激,尽管你不想说出来,每次你都不说出来。我理解”一句,就把“你也会心怀感激”的心理处理成了“我理解”,如此就避免了行文的失误。
一句话,用第二人称作文,我们必须设想主体“你”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样,我们就可以面对面地和“你”娓娓交流心曲,侃侃抒发情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亲切感。这就是第二人称作文的最大优势,最大神秘处。
范文引路
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 王毅松
回想你我走过的日子,有快乐的笑声,也有你我之间小小的误会。总之,我们分手以后,我脑海里你的影子,从来没被时间的流水冲淡,反而越来越清晰。
你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朋友。小学四年级时我才发现了你,我们一同走过了两年,上了初中后就分手了。
你总是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闷着头不说话。你在班级里朋友很少,算上我才四个人。要是我们不去找你说话,你也耐得住寂寞。到了五年级,你那自闭的心扉才慢慢敞开,朋友也开始多了,性格也日渐开朗,话也多了,善于言谈和交际了。你耐不住寂寞了,有时也和我们一起到操场上打一会儿球。
很高兴你能够把自己关闭的心门打开,我为你祝贺。社会都全面开放了,你这是在顺应历史潮流。如果你还像以前那样闷闷不乐,我也着急,我看着也笑不出来。朋友之间的情意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
那时,你学习成绩差,天天让人笑话。总是我帮你把他们赶走,对此你也会心怀感激,尽管你不想说出来,每次你都不说出来。我理解,我们几乎就是一个人了,自己和自己还需要感激吗?真心朋友,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感激之心还需要语言的表白吗?大象无形,大爱无言啊。
踏着夏日的阳光,转眼到了秋天。体育考试开始了。我体育素质比较好,但你肥头大耳的,跑起来像个左右摇摆的企鹅。我只好每天放学陪你跑500米,第一次跑,你没坚持下来,那是很正常的事情,第二次跑,你坚持的也不好,我是有点烦心的。在我一遍遍的鼓励下,你也能跑下来了。
我鼓励你,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朋友之间的鼓励,是进步的最大动力,你我一起向前走。
你我在一起,我结识了一生中第一个挚友;跟你在一起,你的坚持让我给了我力量,你的忠厚让我知道了诚实的可贵。因为有了你,我懂得了友谊最深刻的含义;因为有了你,我感到了真情的迷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学毕业后,我们分手了。你我一起欢笑着走过的两年,你我走过的日子,在我人生的影集中,一直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你我走过的日子,撒下了一路鲜花。
一路有你 佚名
每次看到你,都是那么欣慰……
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亲切;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愉悦,内心充满着无穷的力量。你的内心充满了知识,一眼望不到尽头。
歌德曾说过:“一书一世界。”
儿时的我喜欢那种与纸张磨搓的感觉,心中有着一阵莫名的悸动,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往你里面窥探。不知不觉,爱上你那指间的世界。闲暇时翻阅着,跟着你童话般的思绪行走着,想象着那美好的一切。你让我想到海面上盖着一座水晶房,里面住着你和我,想象着我在和你倾心交谈……有时渴望白云上开满了花朵,我和你在周游列国。彼时的你和我,幼稚而又可爱,懵懂亦很快乐。
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你,爱上与你一起行走的感觉,爱上你与我一起在知识海洋里航行的爽快……
现在读着你,不为黄金屋,更不为颜如玉,为的只是你的思想,你那指间的一行字,韵味十足,令人回味……
你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你将无限的世界归置于有限当中。你有时带着我在天地间游走,带回阳光和雨露,浇灌着干涸的大地;有时你牵着我的手行走于田间阡陌之上,欣赏着眼前一块快翡翠,充满了久违的生命气息,带回一股纯净的空气,清新宜人;你带着我执著地行走于世界各个角落,了解各地民族风情;最后让我乘着那一缕朴实的风归来。我感觉到你的亲切和温暖,感受到你和我曾经留下的脉搏,那“怦怦”的跳动声,有规律地在空中回旋,荡漾……
午后无人时,饮一杯香茶,我捧着你走向世界的深处。你让我看到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兴衰;你让我感觉到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浩瀚,岁月的悠长。细细品味着手中的香茶,眯着眼随你的思绪畅游……
一路有你——我的挚爱朋友书——的陪伴,我不断前行,渐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