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福建:高考命题思路与解析(4)

2012-06-09 
福建高考命题解析:加强试题与生活联系

  化学:凸显学科内综合特点

  化学科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考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平稳推进”的基本原则,力求反映高中新课程理念,力求使试题命制在科学性与规范性、难度与区分度、公平性与合理性等方面相统一。

  试题的编制依据《考试说明》要求,于能力立意之中彰显基础性。在全面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的同时,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等主干、核心知识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此外,试卷还充分关注《考试说明》新增内容的考查,如新增的22个学生应知应会的实验内容。

  试题的设置注重多角度、多侧面考查主干知识,凸显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如第12题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问题,涉及溶液pH概念、转化率涵义、反应速率简单计算、控制变量方法、数据与图像信息的转换等;又如第23题,通过元素化合物(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性质转换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复如第24题以硫酸铜的提取流程为背景,综合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用语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求算等内容;再如第25题以熟悉的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实验探究中的原因分析、定量计算、实验评价等内容,同时在实验题中渗透难溶电解质转化原理的运用等。……试题呈现形式出新、内容要求综合,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全在于将学科主干知识有机融合。

  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

  试题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多元能力与化学实验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2、25题考查了定量研究的方法,第8、23、24、25、31题考查了物质转化观,第6题考查了实验安全问题及试验方法,第30题考查了空间思维的基本能力等。试题通过设置装置图、曲线图、表格和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

  为调控总体难度,试卷保留了若干传统题型,但都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赋予新意。例如第12题,立意新、落点低,考生只要兼具变量控制意识和读图能力,从转化率的定义出发,就能顺利作答;又如,第23、24题,考查内容大多是基础知识及其简单迁移,但问题呈现形式的去模式化依稀可见;第25题内容源于教材、立意高于教材,从简单的实验操作到实验探究中的方案判断、问题分析、定量计算、化学理论原理在试验中的运用等,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技能又检测了理论思维,试题情境真实、构造合理,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再如第30、31题,在考查诸多选修课程基础知识之同时,检测考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情境下的问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品质。此外,试卷中还有若干信息给予题,考查学生当场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试题力求文字凝练、表述明晰、图示简洁、结构严谨,剔除花哨的铺垫,确保试题既具有严谨的结构又具有优良的检测功能;试题摆脱就知识考知识的狭隘命题观,代之以联系的、开放的思想引导考生思维;多处设问直奔题旨,较好地控制了试题的阅读量,试题引用简化的数值,避免了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繁杂的数值运算。此外,试题还致力追求自然朴实、扬雅涤俗,以求小中蕴大、微中见宏。

  生物: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生物试题严格遵循全国《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制。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全部为原创,不超纲,选材公平、公正,体现了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试卷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整体难度力争达到《考试说明》设定的目标,并有较好的区分度。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能力考查涵盖了《考试说明》规定的四项能力。在各项能力中,特别突出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涉及实验能力考查的试题(第2、3、26题)总分值高达40分。如第26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生物实验教学中获得的原理、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初步探究。第26题中还设置了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必做实验中具体的操作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验经历,有利于引导中学开好课堂实验教学。试题第1、3、4、5、26、27、32题从不同角度考查《考试说明》所规定理解能力。如试题第1、26-Ⅱ、32题侧重考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第3、26-Ⅰ侧重考查“以图表形式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第4、5、27题较深入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的能力。

  多方位考查位学生思维能力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度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第5题以“双脱氧核苷酸在DNA测序中的应用”为背景,将对“DNA结构和复制”等核心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与现代科技进展有机结合;第32题则突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试题还注重与生产实践,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置于真实问题情景中进行考查。如试题涉及豌豆栽培、茶园群落构建、海水鱼类养殖等。力求体现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浓厚的生产生活气息。试题也关注生态环境,如第26题Ⅰ、第26题Ⅱ在着重考查实验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试题背景材料都来自可靠科学文献,文字叙述简明扼要,信息的呈现形式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试题情景设置新颖,设问指向明确,问题设置注意难度梯度,多方位地考查位学生思维能力。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试题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试题对经典实验的考查不局限于实验的内容记忆,着重于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中所蕴藏的方法和精神的领悟,试题中涉及到对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生物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第4、5题对考生推理判断能力要求较高;27题还设置了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反证法的思维考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