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南海保护入题
英语试卷严格执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英语)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英语教学实际,较为全面地检测考生语言知识和听、读、写的能力。
突出主干知识,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强化能力考查。单项填空突出了对重点语法、核心词汇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每一题都设置了较为清晰的语境,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语境的基础上方能作出正确反应;完形填空、短文填词以考查实词为主,不仅考查词汇运用的正确性,还考查贴切性。阅读理解突出了对学生语篇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的考查,所设计的试题涵盖了《考试说明》中有关阅读理解的六个方面的能力要求,重点考核了考生依据文本理解具体信息和作出简单判断与推测的能力。
重视科学性与规范性。试题紧扣《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难度、效度、区分度的把握,设题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中档题为主,同时也设置个别略难的题目,以利选拔优秀学生。在词汇量上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加以控制。例如,完形填空词数294,阅读理解词数2280(含设题)。
首次选用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
题材丰富,语言地道,内容积极向上。试卷中所用文本语料真实,语言地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单项填空话题涉及平等尊重、南海保护、最新科技产品、惜时励志等;完形填空是民族融合的主题;阅读理解包括好人好事报道、经典文学作品摘选、叙述性的手机套餐广告、有关反应神经元的科普文章、关于学校假期调整的议论文等。短文填词主题为如何树立自信心,贴近学生实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根据漫画用英语描述,并发表个人感想,主题凸显提高个人素养、增强环保及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意义。试卷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体现了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保持稳定,适度创新。试题保持了我省自主命题的优良传统,难度、测试要求与往年大同小异,无怪题、无偏题。同时,今年英语试题也不乏新的亮点。第一,首次选用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之一。第二,书面表达情景设置借助漫画,独具匠心。漫画内容较为简约,语言提示精炼,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开放程度也比往年更大。这些变化势必对中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和写作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政治:引导考生关注社会
文综政治试题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省颁考试说明为依据,按照“保持平稳,求质求新”的基本原则,反映新课程理念,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命制。
试题命制以社会热点为载体,坚持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例如,第26题以某地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调研,形成议案并提交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背景,旨在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第39题以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试题命制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整份试卷中,共涉及六个模块的61个知识点,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试题继续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增强选拔功能。在试题的素材选用上,坚持全面性和新颖性。通过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题型设计上注重多样性,发掘不同题型的能力要求特点,力求全面考查考生的能力。例如,通过图表、计算等形式,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演绎性题型,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迁移、转换和拓展的能力。通过辨析形式,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试题的开放性,注重过程与方法,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难度分布上体现多层次要求
试题注重以生活为基础,开发地方资源,注意选取具有本省经济文化特色的素材,将教材知识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贴近考生,富有乡土气息。例如,第28题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情景,第34题以弘扬福建精神为背景,第39题的(3)问以福建某民营企业为素材,引导日常教学积极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增进考生对本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了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试题阅读量的控制、难度的分布与把控、能力要求的体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通过突出有效信息、化繁为简等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阅读量。在难度分布上体现多层次的要求,试题的难度结构更趋合理。试题注意模块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对考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在开放性上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和迁移,关注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第39(4)问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向社会发出倡议,大大拓展了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试题进一步加大了对知识转换表述的力度,有利于引导考生夯实基础,活学活用。在选考试题的设置上,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相渗透。例如,第42A(2)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选修③和必修②的知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