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政治 >

冲刺阶段指导:2009年考研政治重点剖析28题(二)(9)

2008-11-15 
    三是农业、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我国的人口主要是在农村,农村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国内市场。而农村市场的大小以及发展潜力,最终是取决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进而又影响到农民的购买力。农村市场能不能开拓,将直接制约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因此,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就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而一旦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出现挫折。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始终要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

  3. 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完善增收减负政策。

  三要改善农村面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要培养新型农民。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六要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搞好土地承包流转中的仲裁服务。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5.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一,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人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第二,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第三,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

  第四,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

  重点21. 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

  (1) 如何理解"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2)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内容是什么?试分析我国我们已经具备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是什么。

  (3) 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参考答案:

  1.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必将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