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尤其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重点1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所接受和掌握,自觉遵守和奉行。近几年来,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等重要任务和举措,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要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中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要通过研究和宣传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把全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
重点19A. 关于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 民主法治,就是
①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③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 公平正义,就是
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②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③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 诚信友爱,就是
①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