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作文
听二年级的数学课有感昨天上午第三节听二年级的教研课,感触很深。新课标、新教材,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硬件下如

听二年级的数学课有感 昨天上午第三节听二年级的教研课,感触很深。新课标、新教材,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硬件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呢?曹金华老师为我们上了这节示范课,感觉非常棒!老师课前慷慨激昂的红花、智慧星的调动,学生跃跃欲试的精气神,为这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使整节课,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60多人的大班上课,使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可见对老师的调控能力要求是很高的。 曹老师讲的是“图形的周长”。这一单元就2节课,内容很少,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隐含的重点难点很多。曹老师在没有多媒体的现代化设备下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真的值得我好好学习学习。 首先,曹老师让学生感知“树叶”的一周,让学生用彩笔来描绘树叶的周长,渗透一周是从哪个地方开始,又在哪个地方结束,围成了封闭的一周。师:“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我们刚才画出了树叶的什么?”生:“周长”师:“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呢?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算是这片树叶的周长呢?”(也许有的学生通过预习从感性上已经理解一点点意思了)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图形的周长。”
然后,曹老师用彩纸剪了许多几何图形:“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五颜六色的图形吸引着同学们高声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三角形”,“请同学们打开你们的信封,拿出这些图形,用彩笔描出他们的周长。有了刚才画树叶周长的经验了,画这些规则图形的周长不是很难。同学们热情高涨的画了起来。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周长这个“周”字的含义。 接下来,展示同学们的作品,指名上台讲解自己得意的作品是怎么画的,学生表现欲非常强,再加上老师的“红花和智慧星”的魅力,学生更是热情高涨。在学生思维极其活跃的情况下,老师让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用自己的语言很自豪的向大家述说自己伟大的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学生能够用很简练的数学语言描述了“图形的周长”。老师把“图形的周长”的定义要点板书在了黑板上。使同学们很清楚的认识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为了突出强调“图形的周长”这个“周”字,也是为了给后面计算“图形的周长”做铺垫,曹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角”,和不封闭的图形,问:“这些图形有没有周长啊?”同学们刚才看到的都是封闭图形,而这些比较特殊的图形它们的周长是指的什么呢?学生有些为难了,陷入了沉思当中,陷入了老师的陷阱。老师巧妙地点拨:“观察这些图形和刚才你信封里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呢?你还能否指出黑板上这几个图形的周长呢?”让学生豁然开朗,哦------- 今天我们只研究这些“封闭图形”的周长,黑板上的角,没有封着口。更进一步的让学生明白了“图形周长”的概念关键是“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 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后面的“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非常顺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不同的方法很自豪的算出了各种各样图形的周长。 在这节课上,还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值得我学习,比如:在创设情景时,曹老师利用学生很常见的“树叶”,让学生想办法来量它的周长,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方法,老师鼓励同学们很聪明,能用毛线来绕一圈,再量一量毛线的长度。还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处处有需要量周长的实例,比如:做裤子时要量一量腰的一周是多长,也就是腰围是多少;买帽子时,要量一量头的一周有多长,要买多大号的帽子,等等实例都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处处留心皆学问。还穿插着要同学们爱护绿草地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爱护学校的大花坛,于是学生想给花坛做个护栏,护栏要做多长呢?还让学生想办法量一量学校的大花坛一周有多长,学生绞尽脑汁来为学校解决问题呀,于是有的学生还说用毛线来绕一圈,再量一量毛线的长度,风趣幽默的曹老师乐呵呵的说:“哎哟,我的天啊,那得多少毛线啊,其实量这个大花坛的周长是有很好的数学方法的,等你们到了高年级还要继续研究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听了曹老师的课,感觉非常棒!感觉学生不是在学数学,简直就是在“玩数学”。让我真正的,更进一步的理解了“新课标”的
“新”就新在老师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联想,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自己来解决问题,老师只是不断的设计陷阱,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来越过一个个陷阱,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新教材”的“新”就新在一改原来的正经八百的应用题和计算公式--------死板硬套的来考试高分,让学生死学、苦学,所谓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光吓也得把学生的胆吓破。现在,学生不知不觉得把问题解决了,没有公式照样能算出图形的周长。学生真正的成了学习的主人,从学习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探索中感觉到了自己的伟大,发现了自己超凡脱俗的潜能,好像人人都成了伟大的数学家,个个都是栋梁之才!60多名学生的大班上课,竟然每个学生都是精神百倍!“新教法”再也不见老师把概念写在黑板上,学生像老和尚念经似的诵读N遍,再也不见学生照着公式抄写N遍,抄的学生都成了近视眼。
老师的备课是充分的,讲解是风趣幽默的,练习是贴近生活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有舞台可以展示的,学生的成功是非常必然的。 就是有一点儿,让我想不明白:“
如果每节课都这么备课,上课,曹老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么?她都什么时候来批改家庭作业、课堂作业呢?”据说,昨天她上了六节课,真的让我很佩服曹老师的精力和能力!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昨天评课时没敢发言,我们学校的内行专家太多了,省级的、市级的、局级的学科带头人高手如云,所以听听他们的评课也是很有收获的!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会看的看出个门道,不会看的瞎跟着热闹。今天看到一些博友专家们来我家鼓励,让我鼓足了勇气分三次把这篇不成文的想法写了出来,让你们见笑了,真诚的恳请各位朋友给予鼓励和善意的批评指正!万分感谢!以后,在我的教学中,我会效仿鲁迅所说的那句话:“
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教学思考上,争取象曹老师那样的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