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上网浏览,看到了《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这个题目,一下子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问号就是:为什么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呢?第二个问号就是:如何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呢?第三个问好就是: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有什么好处呢?三个问号的产生,让我不得不接着往下看。带着三个问号,我仔细又认真的看了下面这篇文章:
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
据说犹太人都很爱读书,在他们出生不久,父母就把蜂蜜洒在《圣经》上,让孩子去舔,从小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并从此不断地给孩子讲上面的故事。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从小爱书,喜欢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对此,我有如下体会。
◆兴趣保持
我认为,启发孩子读书,既不是做早期教育,也不是进行识字教育,应该顺其自然,宁愿让孩子少学点东西,也决不用压制手段,毁掉孩子内心那份对事物的好奇。
在孩子很小时候,我就读书上的故事给他听,让他看书上的图片,吸引他的注意力。当孩子自己会翻页的时候,他对图画感兴趣,我就指导他看图画;他想知道文字的意义,我就教他识字。
孩子保持着对外界探索学习的兴趣,就会在内驱力作用下逐渐进入阅读领域。
◆环境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孩子在“书香”里长大,他将来即使达不到学富五车,也会稍通文墨之道。
1.观书,买书。每次逛街购物,我都要领着孩子到书店看看,让他感受书架上的绚丽色彩,观察购书者的专注与如饥似渴;让他闻一闻书的油墨香,摸一摸书的光华质感。
如果买书,我让他自己选择几本。这时孩子往往觉得都挺好,选择好多,但回去不一定看。所以,我帮助孩子在他选好的书中挑选一两本价格和内容都合适的带回家。
2.藏书,取书。我给孩子买了个带书架的床(上下铺),让他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可以按书的内容,也可以按书的大小),睡觉前自己看或让我们讲都很方便。
小孩子喜欢爬梯子,他经常拿着书跑到上铺去看。
平时在客厅、书房看完书,我只要求他放好即可,不一定非要放回书架。也许他过一会儿又想看了,可以随手拿到。有时他无意识地看到,也许会拿起翻翻。
3.教书,读书。做父母的要做读书的榜样,这样具有模仿特点的儿童更容易被感染和学习。
有时我正在看书,孩子停下手中的玩具,好奇地问我是什么书,讲的是什么故事,要我给他讲一讲。我便让他看书上密密麻麻的字,告诉他:这是大人看的书,你要好好识字,才能看懂他。 把你的书拿来,我们一起看,我还可以帮你讲一讲。这时,他往往兴高采烈地选一本书和我来一起看。
读过这篇文章以后,感处很多。能够深深体会到作者非常用心,从最初开始,慢慢培养孩子对书产生兴趣,利用各种方法来影响孩子,让孩子爱上书,并且爱上看书、读书,每一步都细致周到,深深体现出家长培养孩子时,是多么的用心良苦。
同时也让我找到了自己提出的“三个问号”的答案。
第一问:为什么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呢?
答:这样是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对书产生好奇,从而提高孩子对书的浓厚兴趣。
第二问:如何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呢?
答: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自己选书,从中体会买书带来的快乐,家长要做孩子学习的读书榜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生长在“书香”家庭,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看书、读书的好习惯。说到这里,我认为最好的带动方法就是“亲子共读”了,因为这是我们亲身感受到的。
第三问: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有什么好处呢?
答: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喜欢和热爱看书、读书。读书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了解得更多,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坚持看书、读书,让孩子在“书香”的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要学习好的方法,让我家肉丸子也爱上书,并且爱上看书、读书,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认为要想让孩子认为书是甜的,家长应该做个好榜样。只有家长认为书是甜的,才能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也认为书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