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下班,刚到楼梯拐口,就看见儿子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
“妈咪”,儿子看见我,甜甜的叫了一声,迎了上来。
“哎!宝贝!”我连忙一把抱起儿子,做势就要亲一口。
小家伙挣脱开来,这边接过我的手提包,那边给我拿来拖鞋,随后一溜小跑到卧室里拿来衣服给我换上。呵呵,整套动作麻利熟练,态度殷勤倍至,不禁让人心生疑惑。
“今天是怎么了?”正纳闷着,儿子已经扶着我来到沙发前坐下。
“妈妈,你上班辛苦了,我来给你捶捶背。”
我一边舒服地享受着儿子的高级待遇,一边暗地里揣测着儿子的意图。
果然,小人精可怜兮兮发话了:“妈妈,你知道吗?我今天哭了。”
我一听,忙问:“为什么?能告诉妈妈吗?”
“爸爸今天又吸烟了,我批评他他也不听,我就哭了。”我强忍着没笑出来。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我有些不太相信。
儿子看我反应不大,又信誓旦旦地说:“不信,可以去问奶奶。”
“是吧,奶奶?”儿子抢在我前头大声问道。
“听他的,明天就得过年。”婆婆撇撇嘴说。
我连忙给婆婆使了个眼色,怕她再顺着说下去,毕竟当面拆穿儿子的谎言怕伤了他的自尊。
儿子没有想到一向疼爱他的奶奶居然倒戈,一看大势不好,哧溜钻进屋里躲了起来。
我心里有了点眉目,不再追究,决定等情况查清楚了再说。
晚上他爸爸回来了,一听我的叙述,眼泪都要笑了出来,原来儿子的话纯属子虚乌有,究其原因原来是这样的:
中午我不在家,吃完饭照例是午休时间,儿子捣蛋不愿意睡觉,在床上蹦来跳去,搅和得他奶奶和爸爸两人都睡不着。爸爸发了脾气,儿子不但不思悔改,还强词夺理,不以为然。最后爸爸下了通碟:
“等你妈回来收拾你。”
儿子一向怕我,于是来了个恶人先告状,期待我能为他主持公道。
哭笑不得的同时,对儿子今天的战略战术,做了以下总结:
1、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恶人先告状,先入为主,变被动为主动。
2、采取心理攻势,故意扮凄惨状,博取我的同情心。
3、一个人单打独斗,胜算不大,知道拉奶奶为统一战线。
4、运用迂回战术,抓住我最痛恨的事情(吸烟)以借力打力。
5、溜须拍马,投我所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指数。
当然总结这些,并不是对儿子的小聪明洋洋得意,而是从中发现问题。回顾一下儿子今天的所作所为,多少让我有些欣喜,但同时,更多的是带给我的反思:
儿子为什么这样费尽心机地说谎?
是不是暗示着我们大人的教育方式哪地方出现了问题?
他的小脑袋里都装着些什么?
也许我真该认真思考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