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激淋喽
“卖冰激淋喽,卖冰激淋喽!”
这两天,每到傍晚时分,就会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怀里抱着一个白色的小保温箱边走边喊着,在森林公园门口兜售着冰激淋。她皮肤黑黑的,脑后束着一个高高的马尾辫,上身穿着一件T恤儿,下身着短裤,还斜挎着一个红色的小包,一看就是个麻利的小姑娘。这是谁呀,这么热的天还出来卖冰激淋?
“小姑娘,来一个冰激淋。多少钱呀?”有人问小女孩。
“老冰棍一块钱,绿色心情、冰工厂两块钱。您要哪种?”小女孩利索地答应着。
“来个老冰棍吧。”问的人热得汗直往下滴,眼光一直盯着保温箱,恨不得马上吃上一口冰激淋,降降暑。
“给您。”只见那个小女孩打开保温箱,掀起箱内的棉被,拿出一个老冰棍递给买家。
“给你钱。”买主拿出一元钱给小女孩。
孩子收了钱,仔细地放在背着的小包里。把箱里的小棉被掖好,合上盖子,又抱在怀里,向另一处走去。边走边吆喝着:“卖冰激淋了,卖冰激淋了!”
听到这脆生生的叫卖声,您知道是谁在吆喝吗?
谁呀?
小美羊羊呀,人家现在是小老板啦!
您别笑,别看她年纪小,经商的头脑可是有的哦。这几天天热,去森林公园里散步的时候,想吃个冰棍都没见得卖。她自己就萌生了想法,干脆吃过晚饭去公园门口卖冰激淋吧。跟我商量的时候,我说好啊,这么热的天销售一定不成问题,而且公园门口貌似也没有卖冰激淋的。卖不完大不了回家放冰箱里,自己吃呗。可是怎么把冰激淋运到公园门口呢?又没有电源,不可能拉着冰箱去吧?
就是,孩子也犯了难。怎么办呢?
想起了我小时候在姥姥家过暑假,飞驰在乡间小路上的自行车,骑车人边走边吆喝,“卖冰棍,卖冰棍。”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一个大大的白色泡沫箱子,那时哪有冰箱啊。有了,找个保温箱不就行了吗?再缝一条小棉被裹着冰激淋,不就可以保“凉”了吗?去哪儿找呢?平时也没见有卖这东西的呀。思来想去,脑袋灵光一闪,哎呀,求助呀!
“妈,妞要去公园门口卖冰激淋。您给找个小保温箱吧,再缝条小棉被好保温。”我拨通了妞姥姥的电话。
“中,我弄好给你们送过去。”老太太爽朗地应了下来。外孙女要用的东西,她可都牢牢记在心里呢。
果不其然,下午回到家,一个白色的小保温箱,还有一条崭新的白色小棉被放在茶几上。我又给孩子修饰了修饰,首先把保温箱的四围粘上宽胶带。因为它是泡沫的,一不留神,指甲会抠下来小泡沫颗粒。粘上胶带就会固定住这些小东西,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然后呢,我又给孩子打了几张宣传纸,又大又醒目的“冰激淋”,把它贴在箱体的外面,大家一看一目了然,也是个宣传嘛。
说干就干,我粘胶带,孩子拿剪刀帮忙。然后把打好的宣传纸贴上面,不一会儿,大功告成,看,不错吧!
批冰激淋好说,到了批发点,先来几根小奶糕,再来十个老冰棍,随即再选些其他的种类配着,进货结束,走,卖冰激淋去喽!
第一天晚上,我和孩子到公园已经八点了。天黑了,宣传纸也看不清,孩子和我都脸皮薄,你推我,我推你,谁都开不了口吆喝。等啊等,终于有一个年青人来问,我们是不是卖东西的,有水没有?我把我买的农夫山泉矿泉水卖给了他。两元钱买的,两元钱卖。虽然没赚钱,但是也算是开张了。接钱的时候,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虽然只是两元钱,但是可给孩子和我极大的鼓励。不一会儿,效艺和毛毛两个小伙伴来了,他们建议去公园门口那一片看看。于是,毛毛先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卖冰激淋喽”,孩子这才大着胆子接上去下一声“卖冰激淋”。我和效艺妈妈、毛毛妈妈三个人乐得不得了,看这些孩子有模有样的叫卖,还挺像回事呢。这一声吆喝不要紧,有好几个围上来买。一块、二块,七块,孩子当晚卖了十一块钱呢。剩下的几个小伙伴们一人一个,我和效艺爸爸一人吃了一个,还余几个拿回家放冰箱里了。
怎么样,销售业绩不错吧?看孩子们越吆喝越有劲儿,来回转悠着兜售,还挺乐呵儿,我们挺放心的。索性我和几位妈妈散步去了。
昨天,又是一个高温天。吃过晚饭,我和孩子一切准备停当,出发了。到了公园门口,跳广场舞的,带小宝宝凉快的,散步的......热归热,但是来的人也不少。孩子经过昨晚上的实践证明,好酒也怕巷子深,要想卖出去东西,必须要吆喝。于是,扯着嗓子又要喊。我说天色还早着哩,大家刚吃过晚饭,有几个来买的呀。再说这么大的三个字,大家都能看得见。你先放在台阶等一等。等大家走热了,跳热了,刚好,你的冰激淋也就开始热销了。话说间,毛毛和效艺也到了。我和两位妈妈一起散步去了,三个孩子煞有其事地开始了推销活动。你还别说,昨天妞的冰激淋收入囊中23元钱呢!
昨天进帐不少,孩子和我心情非常愉快。经过这两天发现,买老冰棍的多,买其他品味的少。以后进货多进点老冰棍。孩子在公园门口又吆喝又走来走去,累得不行,洗完澡,一会儿就进梦乡了。
的确,这两天天气这么热,她跑来跑去,也挺辛苦的。可是,孩子乐此不疲,一是通过劳动挣得了收入,二是通过劳动锻炼了胆量。别看那几声吆喝,要是叫我喊几声,我还得再攒攒勇气呢。之前也想过给孩子批点小玩具去练摊儿,也一直没能实现。没想到,孩子自己想到了卖冰激淋的主意,而这项实践活动也比较适合她的能力,看孩子挺享受这一过程的。赚钱多少并不重要,通过卖冰激淋,孩子增加了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也扩大了与社会的接触面。
《和儿子一起成长》中,杨文老师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她说——不要老盯着假期里的补习班,只要不是孩子的学习链条断裂,不妨尝试对孩子们实行三个开放:向课外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只要有可能,就要让孩子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而不是让生活的天地仅限于几个人,几件事,几个环境中。我想,我们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不管我们有多爱他们,他们仍然会走向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在跟他们说“再见”之前,把家庭这个孩子的摇篮和港湾,当成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和未来的训练场吧!
今天中午吃过饭,孩子说要赶快写完今天的作业,晚上好卖冰激淋。看她一脸的兴奋,我知道,孩子正在享受这一过程。苦呀累呀,孩子根本没放在眼里,孩子追求的是一种快乐,一种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快乐。将这种快乐记录在我们的小窝里,当孩子回顾自己成长的足迹时,她看到的是那个自信阳光的自己!也将这种快乐与你们一起分享,分享孩子暑假生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