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博客
近段时间我们很多老师都积极参与了“网络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学习。这次的学习分很多个模块。近期的第五模块是让我们谈博客。我认为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应用工具,教师们越来越多地把它应用于教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在教学中博客可以作为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料电子档案库。教师可以对博客日志进行合理分类,如开设原创评论、教学设计、读书笔记、教学反思、资料备忘等栏目。博客还可以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网络平台。利用博客坚持每天写一点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读书笔记,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博客还可以作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教师与学生甚至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博客的开放性功能,吸引广大专家、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参与,在互动交流中成长。同时,博客也可以作为与学生心灵交流的平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一方面弥补了面授的缺陷: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却不免有一些缺陷,因为堂教学时间是短暂的,学生消化知识的程度不一,课后跟踪教学缺少条件,教师与学生缺少思想交流等等。教师可以运用博客,将相关资料记录在博客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与老师进行网上网下互动,这提高了学习效率。博客也使教师的技能得到保留和展现,博客不愧是教师的好助手。另一方面增进了教师交流:传统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与局限性,由于交流对象范围小,交流层次有限,这大大制约了教师交流的能动性。博客给予教师交流的空间是巨大的,教师可以在博客里讲述自己的经验、心得,也可以从其它教师那取得经验。而且教师可以畅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跨地域、跨层次地和志同道合的教师相互交流,这可以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也是继续教育的形式之一。
我认为博客还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式学习:如我们语文课《新型玻璃》这课研究学习活动中,我有个设想就是让每个研究性合作小组,将本组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发表到博客上去。在博客中记录下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全过程,其中包括自己的创想(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自己还设想出哪些功能独特的玻璃、文档、图片、声音或视频文件等,这样就能够反应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和各个学习阶段的进展,从而提供教师档案式的过程性评价。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博客中写下个人的或小组的活动日志,大家一起交流评价,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及时跟踪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生生互评,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实现自我监督。我们还可把教学的纲要、学习方法指导、作业发布到博客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学生定期浏览老师的博客,就可以从中及时了解相关课程信息。从而真正达到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的目的。
总之,博客的好处很多,我校很多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有自己的博客,大家通过写博,互相交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