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赢在细节
武凤霞
经常听学生这样评价语文课:“老师不教也懂,老师教了也不懂”,“我喜欢阅读,但我不喜欢语文课”……教师安身立命的地方是课堂,只有在课堂上站稳了脚,教师才能拥有专业尊严,但面对学生这样的评价,语文教师不由得极其尴尬,我们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了?
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问题出现在我们只注重了宏观而忽视了微观,只注重了套路而忽略了细节。课堂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字词教学怎样进行才有效?怎么介绍作者才能避免走过场?朗读指导怎么才能让学生一次有一次的提高?品读环节应该怎样引领,才能让学生倾听到文本深处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文活动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如何设计问题才能一点点打开学生的思维,并抵达灵魂的深处?等等。一节课的价值和高度就是由这些细节建构而成,教师只有抓住一个又一个教学细节,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字里行间,从标点中发掘出作者潜在的情感,从字词中揭开文章独特的密码,引领学生从“不会”到“学会”,从“不清晰”到“清晰”。一句话,教师只有深入关注了细节,课堂教学才会去笼统,去松散,去模糊,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才能清晰、明确,教与学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但是,很多时候老师们最忽略的恰恰是细节,教学中只是粗线条地构建课堂的基本流程,不愿意或者不习惯用精细的设计来引领学生学习,这种不精细很好地说明了教师的生存状态——缺乏沉下去解读文本的勇气和从文本中飞出来的欲望和力量。应该说,这是当下教师群体的通病,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种不思考、浅思考的状态是制约教师发展的根本因素。当然,随着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缺点和不足,但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不等于“解决问题”,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具体的、有效的突破问题的方式。韩素静老师的《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通过对50个来自一线课例的剖析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突破方式。
韩素静老师在大量听评课的基础上,精选的源自教学一线的50个课例,本书既有对课例详实的记录,又有运用专业知识对课例进行的精心剖析。从内容上来说,50个课例涉及导课、作者介绍、生字词处理、文本解读、阅读指导、课堂语言、课堂氛围、课堂结构、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等;从课型上来说,50个课例又涉及到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活动课、听读课等课型;从授课对象来说,50个课例既有名家课例,又有普通教师的课例;从记录形式上来说,既有课例的完整记述或者片段描写,又有韩老师对课例的精心点评,两者巧妙结合,既能再现课堂现场上的精妙和遗憾,又能明白课例的精妙或遗憾的根源……
总之,本书来自于一线课堂实践,是一线教师教学实际的真实呈现,与一线教师的认知具有极大的契合性,定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本书从课例出发,对具有不同走向的课例做以详尽剖析,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中的精彩与遗憾。深刻的剖析必能让教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对教师课堂的转型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让我们共同期待!
当当网址: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76545.html
天猫网址: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208.F7dd3r&id=522066956408&ns=1&abbucket=
京东商城网址:
http://item.jd.com/11770604.html
亚马逊网址:
http://www.amazon.cn/大夏书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韩素静/dp/B015CMFU3W/ref=sr_1_1?ie=UTF8&qid=1442744964&sr=8-1&keywords=韩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