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数”有千千结——和同学们一起做数学题作文

2018-03-30 
鉴于自己学数学的惨痛经历,我特别同情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尤其是女生,我也特别想用我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

 

 

鉴于自己学数学的惨痛经历,我特别同情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尤其是女生,我也特别想用我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小学阶段,我好像从来就没有学习过,就能拿个全班第一第二的。一直到五六年级,碰到了进水出水问题,让我到现在还保持着对数学的敬畏,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数学白痴。还好,那时候这样的应用题毕竟还是少数,我就像一只鸵鸟,把头藏起来,无视自己的问题,可是我自己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我开始惧怕数学。

初中后,对逻辑思维要求越来越高,第一次考试,我的数学成绩有史以来第一次不及格,我难过的吃不进饭,也发奋苦攻过,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毫无头绪。后来,就渐渐的麻痹了,丧失了信心,干脆最终放弃了数学。

所以,我深刻的理解现阶段很多孩子的心理,他们现在急需帮助,帮助他们突破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指出一条走出迷津的道路,初一阶段是最关键的时候。

昨天又是一次数学测验,下午我请课代表统计各题的得分率,通过得分率找到普遍性问题,反思分析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后来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位同学。大家拿着自己的试卷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这道题,我到现在还不会。”我让数学可代表给她讲讲,数学课代表竟然说:“我是硬背下来的,基础训练上有,老师讲过,可我没听懂。”我又让另外一位同学讲,他到直接:“我懵的,中奖率高。”看来,这是个难啃的骨头,我说:“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我就不信做不出来!”

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已知AD=5cm,求AC+AB=?

我的思路是两个已知条件一定会用上,所以,应当想办法把算式变成含有已知线段的算式,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然后我开始在纸上算

AC+AB=AC+AC+BC=2AC+BC

AD=AC+BC/2=(2AC+BC)/2=5

所以(AC+AB)/2=5

AC+AB=10

算出来了,我觉得自己真是太伟大了。然后,我问了问他们几个,发现他们在解题前就没有一个大致的思路,不懂得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思考已知条件的作用,盲目的在进行各种数据的的组合运算,思路混乱。

还有一道概念题,“两点间确定一条线段”和“两点间的线段就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哪一个是对的,他们说书上说“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跟第一句话不一样,结果一翻书,下面一句就是直线上任意两点确定一条线段。而第二个乍一看没有问题,其实,用语文的方法可以很快的分析出来这个概念是错的,因为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线段叫做距离”。

这些题说起来很简单,却是错误率最高的题,我想很大的原因就是活的应用题和死的概念间缺乏一座沟通的桥梁,上课好像就在纸上谈兵一样,老师一分析,清清楚楚,自己一上手晕头转向。我那个时候也是这样,听完课自己做题,根本就不知道和书上的例题有什么联系,也不知道该怎么分析,结果东一榔头西一锤,耽误了时间不说,还把自己搞懵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大概就是说学生必须在自己解决困难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书上的公式定理,吃透里面的深层含义。

数学是一种缜密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我想,我们要教给他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最关键的是让他们学会怎样判断分析,而不是计算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当让他们去面对困难,突破困难。每当我读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中,哈利他们要通过一道逻辑推理题来解除魔法的时候,总是感到深深的自卑,“最伟大的巫师都没有丝毫逻辑推理的本领……”,我不是巫师,可是我也不会。经过数学头脑训练的孩子们应当能够做到,我不希望同学们像我一样无奈!

数学老师的桌子上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语文英文老师却总是乱七八糟,这就是逻辑推理能力在生活中的直接反映,不是吗,希望同学们能尽快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突破难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