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妈,走好
得到舅妈去世的消息,我不敢接受:我那虽然年迈但身体硬朗的舅妈怎可能会突然去世?我曾计划过抽空要看望他,但都因为一些事情耽误,没去看望,如今再也不能满足我的愿望了,将终身遗憾!
请了假,去奔丧,看见黑漆漆的棺木中静静躺着的舅妈,泪如泉涌。虽只有一个月之久,我们就阴阳相隔,不能互相交谈了。舅妈,如果您地下有知,能原谅外甥女的不孝呢?
舅妈是我母亲唯一的嫂子。我母亲兄妹四人,舅舅排行老二,与我母亲相差二十多岁,大表哥只比母亲小一岁。母亲年幼失去双亲,舅妈就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她,直到和父亲结婚才离开那个家。之后,我们这些孩子们就经常让母亲带着回娘家---到舅舅家,桃园(舅舅庄的名字)也成了我们的乐园,舅妈很疼我们,就像疼自己的孙女一样,我们也把舅妈当成外婆一样看待。

舅妈一共养育了六个孩子,她是我的第二个舅妈(第一个舅妈在有了两个儿子后病逝)生育了三个女儿后丈夫去世才与已有两个儿子的丧偶的舅舅重组一个家,之后有了小表哥。在众多的孩子中,无论是谁的孩子,她都视为己出。舅舅是个懒惰的人,不爱干庄稼活,喜欢走南闯北贩卖牲口,舅妈却很能干,一家八口人的田间劳作和家务活都靠她一人干,况且她又是妇联主任,要做许多妇女工作,哪家媳妇和婆婆闹意见了找她的调解,哪家丈夫打老婆需要她去劝慰,她一个人忙里忙外,虽然家庭不富裕,但日子还过得去。
舅妈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凡是想做衣服找不到裁缝的,就让她做;凡是绣花不美观的就拿给她指点,哪家娶媳妇嫁女都需要舅妈为其缝被子。她家的馒头包子上的花就像刻上去的一样,馅也做得有滋有味。那时我们爱到她家玩的原因,不仅有伙伴玩,她疼我们,最主要的是她做的饭特别香。我印象最深的是舅妈炸油条。那时家里没钱,可能是母亲没人教的缘故,做什么菜都不好吃,我们家一想改善生活就把舅妈请来炸油条,那时还年幼的我,只知道做工有些复杂,全不记得如何做,但那沸腾的油锅中飘着的黄澄澄的油条至今让我垂涎三尺,那是一种外脆里软的、香酥酥的油条,现在吃过很多油条,全没有那种味道。

要说东西两庄人缘最好是谁,不用猜就是舅妈。一到冬天,农闲时节,很多本庄和邻庄的妇女都爱拿着鞋底到他门前晒着太阳,纳着鞋底,唠着嗑,直到该做饭了才回去。有时哪家只有一个人在家时,舅妈做好饭就端给别人吃。舅妈说话爽朗,时不时讲个笑话,逗了大家哈哈大笑,见到孩成了庄里叫奶奶最多的人了。在我的印象中,舅妈家的劳动工具最全,总看到别人缺少工具时找她借,今天借犁耙,明天借锄头,她从来没拒绝过。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只要一有困难,帮忙的人最多。
如今,舅妈再也不做这些事情了,只静静地躺在棺木里,尽管外面的人哭得悲天怆地,她也全然不顾,是心累了要休息吗?为何这样折磨人,舅妈?您为何对大家的悲伤视而不见?
当司仪说要下葬时,大家依次又磕了三个头,烧了纸,放了炮,就起行了。我的表姐们哭的都需要人扶着才能走动,其他的人也都是哭天嚎地的。我看着棺木慢慢放到墓坑里,被土盖上,垒成一个土堆,那就是舅妈的新家,一个我们不能拜访的家!我多想希望有人送个灵丹妙药给舅妈让她立即活过来,别住哪个家,别让大家难过,让大家再好好孝顺一次呀!但到哪儿找那药呢?头顶上有几只喜鹊飞翔,你是在欢迎新朋友还是留恋老朋友?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地陪着舅妈,别让她孤单,让她在那边先适应一下新环境!
坟墓堆好了,鞭炮声响过,司仪就要求大家回去,我默默地看着舅妈的新家,舅妈,你就安心地去吧,到一个新的地方你的人缘还是一样好,还是有许多喜爱你的人,不要牵挂我们,但路上坑坑洼洼,一定要小心走好哇!
(今天是舅妈百天纪念日,想起舅妈生前的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真的很希望活着的和已逝去的都幸福!)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