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置班级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今天上午,到七年级一班听学校组织的“主体式参与”示范课,看到班级的学生们精神饱满,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秩序井然有序,不禁为该班良好的班风所折服。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班风,我认为,与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勤奋努力分不开,与班主任的治班有方分不开,更与该班有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
班级文化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 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是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它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学生一旦置身于班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其社会化的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它还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这一点在该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纵观该班班级文化的整体布置,很有特色。教室前面的墙上,有一个很大的“悟”字,让人深思;教室最后面的墙上,醒目的标语:“拼搏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给人以启迪;教室的左右两边,是两组励志名言警句。左边第一组是“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从意志品质、勤学好问方面入手加以勉励;第二组是“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年华。”从勤劳、学会珍惜时间入手加以引导;右边第一组是“多学多思又多问,守时守纪更守信。”“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只事,不自足者博文,不自满者受益。” 从诚实、守信,谦虚、乐学等方面入手加以感化;第二组是“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不为后退找借口,要为前进创条件。”从亲身实践、勇往直前等方面指明前进方向。
看到班内的布置,让人有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驱动力,不能不佩服班主任的用心良苦,确实,也达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丰富性的物质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七一班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真正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无疑会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发奋学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实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身负建设班集体重任的班主任应该认真对待班级文化,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体目标出发,利用班级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采取渗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中,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校的班级工作有所创新,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