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备忘】张文质老师安阳行王安濮张文质老师风尘仆仆到安阳给全市老师做教师专业成长报告,宣传生命教育理
【工作备忘】 张文质老师安阳行
王安濮
张文质老师风尘仆仆到安阳给全市老师做教师专业成长报告,宣传生命教育理念,也给我们近距离那里有了一个了解张文质老师的机会。
张文质老师是一个非常谦和的人,没有一点教育大腕的架子。他本人就是生命教育践行者的最佳范本。
张文质老师的讲座是从谈地域文化开始的,他非常欣赏殷商文化厚重的内涵,然后开始谈文化的地方特色是如何形成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水土就是地域文化,而一方人就是人文文化。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人的文化素质,说到底就是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因此,要关注每一个生命的个性差异。
最初了解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思想,是从明霞老师那里得知了。明霞老师把自己的博客定位于《生命的色彩》,和张文质老师的理念不谋而和。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思想就如同星星之火,和老师的思维一碰撞,就产生了职业幸福的火花。
在新思考上建立博客后,看到了许多生命化教育的同行者。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网下,都是很真诚,张文质老师不仅身体践行生命化理念,而且把生命化理念通过网络传播者,以普慧的精神施恩于教师,这不能不说就是一场善举了。
无论是生命化教育,还是新教育实验,其实最核心的部分也就维护学生的生命价值,而生命化教育更专业一点。
也就在去年10月的时候,明霞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张文质老师经常看我的博客,想和我直接交流一下。当晚,和张文质教授通电话,张文质老师非常遗憾的称,他刚刚从濮阳子路小学回来。恰巧我姥姥家也在濮阳,子路坟是我小的时候经常去玩的地方。张文质老师的询问了我的一些情况,鼓励我要坚持写下去。到学校后,我把此事向丁校长和张校长进行汇报,两位校长对于张文质老师生命化教育思想也是推崇有加。并且在我所执教的二班,还有杨留民老师执教的五班,开始推行生命教育的原则,试图探索一条生命化教育班级管理化的新路子。这其间,不断有细节问题向张文质老师请教,他采取多种形式给予解答,并且把我个人博客的部分文章变成了铅字,特别是在《慢教育丛书》第二辑中,编选了一条近8000字的博文。这对于原来五班六班的学生是非常强的鼓励。
张文质老师主编的刊物,都是为普通老师鼓与呼的,这点令明霞老师非常感动。近两年,我对明霞老师课堂艺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如何探索理想的课堂艺术层面也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共同在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中找到了答案,论争的结果最终找到了生命化教育,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种新境界的开始。今天给张文质老师谈及这件事儿的时候,张文质老师还是一脸歉意,因为出版社的体制原因,使孙老师的个人随笔集出版颇有周折,但最终还是确定下来了。
张文质老师的平易近人,包括生命化教育本身推进所推崇的草根理念,都是极其质朴的。他在报告中一再强调要尊重人,理解人,包括人的缺点,都要包容。包融之心是老师快乐的源泉,包融之心是老师幸福的源泉。对于学生而言,能够遇见一个包容心非常的老师是非常珍贵的。师生可能相处的时间也就是几年,但在这几年中能够摧毁或者建树一个的一生。因此,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够把他们个性中向善的地方给挖掘出来,就是着眼于孩子的成功。
张文质老师的人性论和普世论,对于时下功利教育是返其道而为之,让人听了以后很是过瘾。特别是他关于人性优秀细节的论述,更是独树一帜。原来一直认为生命化教育是一种可操作的技术,关注的时间长了,才发觉生命化教育是一种滋润,是一种启迪,不是一种可以简单复制的技术,尊重学生个性是生命化教育活的灵魂。
张文质老师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在我们的教育土壤中特别缺乏。我们的爱总是有等级性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看许锡良教授的文章,许教授也是一直致力建立一种公平的体制。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也是一种有区别的爱,而不是一种普世的爱。而教师的成就感如果建立在不同的生源的基础上,那么倒推出来的教育效果就非常可怕了。
张文质老师这种深深的担忧,是一种“国士“的担忧。何为“国士”就是为国为民而谋策略的人。今天虽然是太平盛世,但竞争却是无处不在的,竞争就会有淘汰,淘汰就会有悲剧,但是我们对于悲剧却有点麻木了。我们眼中的是那些考试状元,特别是高考状元,但是学生时代的应该是阳光的,学生的素质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如果过于关注应试,那么这方面强了,其他方面就会少了。他通过翔实的例证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诺贝尔和中国无缘,为什么中国的高考状元很鲜有成功者,为什么中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根源就是在不合的教育评价体制已经成为根深蒂故的一种标准,成为校长和老师的一种习惯,这种标准和习惯在左右着中国的教育物化成分数,但分数绝然不是个人素质提高的唯一尺度。
从现实的层面来看,张文质老师特别强调提出,生命化教育和现实的选拔教育并不冲突。生命化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只有学生充分张扬了个性,有了充分的自信心基础,才会选拔考试的从容和镇定,才会有胸中自有百万兵的大度。我们教育的侧重点在物化的技巧,而非炼心,从长远看,这也是我们教育发展的大忌。我们培养人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对于教师职业的属性,张文质老师认为,事业也好,职业也好,专业也好,都必须爱学生,你不爱学生,你再多的教育技巧也不管用,这是一种义务而绝非一种境界。老师爱学生也是一种心态,与其成为祥林嫂,还不如成为一个乐天派,反正天蹋不下来。
听了张文质老师的报告,心里有一种亮堂感,在技术和精神方面找到了一个支点。回头看看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和我们这个三剑客工作室团队的发展,生命化教育是一个终极的方向。张文质老师这次来安阳,非常关心我,还有作印和文生。特别是我本人,在生命化专网博客建博已经两年多了,一直受到张文质老师的关注。今天见到本人,更有故人来的感觉。他是一个非常珍爱生命的人,他也是一个充分尊重别人生命的人,他对于普通老师的关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张文质老师永远是一团火,去年元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首诗,
赠张文质教授
王安濮
生命教育竞风流
从此荒漠有绿洲
清泉汩汩畅旋律
爱心绵绵获金秋
周游列国传真经
沟通心灵点点透
燎原星火已成势
寸草之心春意留
以此赠之,我相信,古城安阳将会燃起生命化教育强劲之火。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