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布谷声声麦叶黄作文

2017-06-14 
早起晨练,在新蕾公园,忽然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对城里人而言,这也就是一声普通的鸟鸣。“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布谷声声麦叶黄作文



早起晨练,在新蕾公园,忽然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对城里人而言,这也就是一声普通的鸟鸣。“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但我这骨子里改不了的乡下人,对布谷鸟的叫声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



布谷鸟是典型的候鸟,每当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诱人的麦香在空气中弥漫的时候,响晴的碧空中就会不时传来它悦耳的鸣声。这种被我和小伙伴模仿成“呱呱呱咕”的鸟鸣带给我多少浪漫神奇的想象呢?小时候没读过关于杜鹃的诗,也不知道“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悲哀的典故,但这种每年只能仅有的几个日子才能听到的“呱呱呱咕”声确是点缀了我多梦的童年。



那时,少年多梦的我可能在望不到边的麦田里,挥舞着镰刀帮着爸爸妈妈收麦呢,当听到杜鹃的鸣叫,赶紧丢掉镰刀,循着鸟鸣声望去,就会看到一只鸽子样的鸟缓慢地从空中滑过去;那时,也许我和妹妹正提着水壶走在去往麦田给大人送水的路上呢,情急中寻找布谷鸟而失手打碎了水壶;那时候,最惬意的还是初夏薄暮微凉中,躺在打麦场上,杜鹃声里,看蜻蜓低飞,任思绪飞扬……



少年时听到的第一则有关杜鹃的故事,是大姑家的刘敏表姐讲的,那时候我刚上小学的样子,她大概是七年级,我们同在孙庄联中。一日放学后,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刘姐就开始讲,说布谷鸟是古时候一个懒汉变的,农忙时节他不播种,收获时自然就颗粒无收,后来饿死了,变成布谷鸟,整天告诫人们要勤劳耕作,杜鹃的叫声实际上是“割麦种豆”。



后来稍读诗书之后,对杜鹃的了解多了起来,但还是很难有把杜鹃当作悲鸟的文化认同。有关杜鹃流传最广的的传说,当然还是望帝杜宇。据《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等书记载,古时的蜀王望帝,是一个勤政爱民贤德的帝王。当时发了洪水,望帝无能为力,就派宰相治水,消除了灾祸。望帝感到自己的品德才能不及宰相,于是主动禅让,隐居于山中。当望帝离开的时候,正值二月满山杜鹃悲鸣,声声啼血,蜀人听到杜鹃鸟的啼鸣,就想起了望帝。后世便说杜鹃鸟是望帝的魂魄所化,他在暮春的声声悲啼,仿佛是在说“不如归去”。似乎对那失去的帝位难以忘怀。关于杜鹃鸟的传说,还有一个民间版本,是说江西民间有一个光棍死了化作杜鹃,每每在春天到来时就从东飞到西,从南飞到北,不分昼夜地哭诉“光棍真苦”!中国古诗词里的杜鹃也大都是悲鸟的象征。“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



从杜鹃声里,我也一直听到的是“麦浪翻滚麦叶黄,五月田间人倍忙”的丰收景象。没有一点悲凉的调子。西方人似乎也爱听杜鹃声,所以波兰有《小杜鹃》歌。西欧各国还有一种杜鹃钟,每到整点钟有一头杜鹃跳出来报时,作“克谷”之声,正与杜鹃的英国名称“Cuckoo”相同,十分有趣。



但是,今晨的杜鹃声,为何让我倍感惆怅?成为村里第一个博士的敏表姐,还记得我们在田间行走时,你讲过的“割麦种豆”的故事吗?这还是我童年时的那一只杜鹃吗?从岁月深处飞来,从我的家乡飞来,你可曾看过我家乡麦浪翻滚,麦浪里有我挥汗如雨的妈妈,还有在麦田里捡拾麦穗的小儿女一双……

布谷声声麦叶黄作文



布谷声声麦叶黄作文

布谷声声麦叶黄作文

2014/6/2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