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学生为什么惧怕考试作文

2017-06-06 
学生为什么惧怕考试前些天和学生谈了关于考试的话题,很多学生都表现出讨厌考试,惧怕考试的心理,这几乎成了
 

学生为什么惧怕考试

前些天和学生谈了关于考试的话题,很多学生都表现出讨厌考试,惧怕考试的心理,这几乎成了班内大部分同学的共识,一部分学生公然反对考试。这种惧怕考试有两种结果:一部分优秀学生拼命苦学,由于惧怕考试而不出成绩,有些悲观失望。另一部分差生由于惧怕考差,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想尽一切办法去作弊,每次考试不论大考还是小考水分都很大,失去了考试的意义。

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惧怕考试的现象呢?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学生自己对考试的目的认识不到位。考试是检验学生近段或某段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考好与差都反映出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考好就说明对知识掌握得好,考得不好就说明没掌握住,还有学习的空间,还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但他们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考试则是从时间上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严肃检测,由于平时练习时没对自己严格要求,就不能考出好成绩,也就惧怕考试。只要你的学习目标明确,对考试的心态就会放正,也就不会存在有作弊的想法。

其次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从孩子刚刚踏入学校门槛时起,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由于这种心理的驱使,家长总想让孩子考高分,考了高分,便有了颜面,在亲朋好友面前也觉得风光;考差了,便感到难为情,见了别人仿佛低人一等,似乎不是孩子考差了,而是自己考差了一样,正是这种心理的驱使,家长总逼着孩子学习,看不得他稍有闲暇时间,导致孩子学习上被动,也丧失了信心,又怕家长责备,每到考试时想考高分便会想方设法作弊,来换取家长的笑脸。长此下去,家长也就得不到孩子真实的分数,得不到孩子的真心话。我觉得每次考完试后家长不应该过分地关心分数,也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静下心来和孩子分析原因,继而寻找补救的办法。只有父母淡化了成绩,让孩子对考试有个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有个长远的目标,才能不被学习所累,才能学得快乐。

再次教师也要慎重地对待分数。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属于知识方面,育人属于思想方面,只有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出好成绩,所以作为教师应先从思想上解决学生要学,爱学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对分数排名的认识,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全面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有种快乐的体验,有种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觉得学习是非功利性的,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学习,具有了这种心态的学生学习知识才会有趣,才不会去想办法去作弊。

最后,应试教育也是导致学生惧怕考试的原因之一。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是以学历文凭来检验人的学识和能力。而高考这个指挥棒也在指挥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而定终生!”从上至下,从家长、老师再到学生,无不为之拼搏流汗。为了考好,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好学校,找好老师,社会上不也流传着“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言论吗?教师为了能使学生好好学习,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孩子,用重奖优生来激励差生,用一帮一的方法来挽救差生,结果使优生压力更大,差生放弃学习。如果能改变这种应试教育,改变学历为唯一评价人才的标准,也可能这种状况会有些改观的。

凡此种种,每一种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原因,只有我们追根溯源,对症下药,才能让学生生活愉快,才能出好成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