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做一个怎样的好老师作文

2017-06-06 
做一个怎样的好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我一直都在苦苦思考:怎样做一个孩子喜爱的老师,怎样做一个了解孩子

 做一个怎样的好老师---读《做最好的老师》

 

 我一直都在苦苦思考:怎样做一个孩子喜爱的老师,怎样做一个了解孩子的老师,但毫无结果,直到毕业以后的第五年,我从爱钻研的校长口中了解到“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一说,这两个传奇人物是什么样子呢,可惜无缘相见,但可喜的是借到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书一连读了一个星期,真正感到在渴望的心漠中找到了能慰藉心灵的绿洲,给自己平添了许多智慧。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全书洋洋洒洒40万字,一共分为10个章节:爱是永远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的误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卓越人格----“优生的培养”;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学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要主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典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演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

                         一、不断自比,努力进取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看到这些,我想到开始分配到乡下上班时,由于大家都没有工作的热情和上进心,整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我也和大家一样,总感觉做老师没意思,没前途,收获很小。后来来到了县城,怕自己落伍,就不断钻研教学理论,又接触到一些优秀的老师,特别是看了优秀的作品特别是李镇西的讲课实录,对照自己的讲课方式,不断反思总结,受到很多启发,只要每天争取多读书,多反思,希望能够比前一天有进步,心里就很高兴了,觉得和李老师又靠近了一步。西巫帕有这样的名言:既然我们不是樱,那就不要抱怨什么,只要美丽就行了,富士山只有一座,并非其它山都失去了意义!”

二、关爱孩子,胜似自己

李老师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和爱心的人,他经常耐心地给调皮的孩子做思想工作,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记得书中《走出教育误区》这一节,读了任安妮、王红川、陶奇、曹辛的故事,我就被感染了,其实那些孩子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缩影,但一般的老师都没这种耐心,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办法对待,不是言语刺激,就是软处理,结果是自己和学生成了对立面,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理,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他的爱是种大爱、博爱,是海纳百川的爱,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关心孩子,使一些思想有问题、不爱学习的孩子都不断受到感化,转变成一位很懂事的孩子。比起李老师,自觉很惭愧,总以为对孩子不错,给予他们很多关爱,比起李老师老说真是小巫见大巫,我们应该学习他春风化雨的关爱,水火相容的爱,海纳百川的爱!

三、勤奋钻研,不断创新

他读陶行知学到了“真教育”的叮咛,读叶圣陶学到了“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的提醒;读苏霍姆林斯基,学到了“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的忠告。正因为他不断钻研,进步很快,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书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权威”“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教育呼吸民主、科学、个性”“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其“爱心、民主”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哲服,“未来班”的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很多身处“迷茫”中的教师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 苏霍姆林斯卡娅 曾经称赞他: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学生成长便成了享受,他教书也是享受;他把自己的感受真诚地写出来,读者读起来是享受,我相信他写书也是享受。把教学当作享受,同时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老师,是好老师。 ——著名教育家 魏书生 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用他的话来说“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位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是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老师,因为这是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读了这本书,我再次感悟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它不仅仅是有意义的,它还是---美的!我们要向这种美进发,做最好的自己,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