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文化知识之文 学 常 识作文

2017-05-20 

1、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 (诗歌)2、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传统的源头(《诗经》与《楚辞》 风 骚)3、奴隶社会艺术的典型代表 (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4、汉字形体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楷书)
5、《诗经》的“六义”(《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赋、比、兴
6、“六艺”的内容 :礼、乐、射、御、书、数7、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资治通鉴》
8、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及其代表作品。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词>>是中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的代表作品,被称做“乐府双璧”
9、汉赋的几个发展阶段: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 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及作品: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汉大赋成熟时期 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其美学特征:繁富美、夸饰美。汉大赋模拟时期: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

10、田园诗和边塞诗
田园诗派: 代表诗人之一:孟浩然 代表作〈过故人庄〉 代表诗人之二:王维 代表作〈山居秋暝〉

边塞诗派: 代表诗人之一:高适 代表作:〈燕歌行〉代表诗人之二:岑参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建安七子”、“三曹”、“竹林七贤”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
12、《文心雕龙》

刘勰 《文心雕龙》,“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共50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第二部分,分述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又有“文、笔”之分。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最后《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文心雕龙》虽在宗经的原则上显示出保守意识,但在关于文学创作、文学史、文学批评的众多问题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13
、“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三苏”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荀、苏轼、苏辙八位散文大家

14、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代表作品《浪淘沙 大江东去》《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破阵子》
婉约派:李清照,柳永,晏几道《蝶恋花》《临江仙》〈醉花阴〉〈一剪梅〉
15、《春江花月夜》 是乐府《清商辞曲·吴声歌曲》旧题,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背诵春江花月夜
 16、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诗鬼”、“小李杜”的诗歌创作及其代表作
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太白草堂集》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作品被称作“诗史” “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李贺(790-816)字长吉。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小李杜并称,主要因为他们当时的诗名大致相当,风格并不一致。

17、明中叶市民文学达到繁荣的标志“三言二拍” 是明代冯梦龙(1574-1646)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和凌蒙初 580-1644)的“二拍”(即《拍案惊奇》初刻二刻)的合称。
18、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共收字49174个。
19、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西游记》吳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三国演义》罗贯中 《红楼梦》曹雪芹

20、封建世纪末的历史画卷

诗文领域,龚自珍首开文学新风气,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方面,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和刘鹗《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21、清末四大暴露小说
清末四大暴露小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孽海花》。作者分别是: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2、“鸳鸯蝴蝶派” 产生于1908年前后,作家以包天笑、徐枕亚为首的“洋场才子”。用文言文描写新才子佳人的恋情小说为大宗,后兼用白话文写作,“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故有“鸳鸯蝴蝶派”之称。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李定夷的《美人福》、吴双热的《兰娘哀史》也称礼拜六派或民国旧文学派。
23、鲁迅、巴金、闻一多、梁实秋、林语堂
  鲁迅,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人们习惯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集) 《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

24、王安忆《长恨歌》讲一位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小姐”王琦瑶命运多舛、起伏迭宕的情爱怨史。

25、古希腊神话:阿波罗、维纳斯、雅典那、狄奥尼索斯

阿波罗是太阳神  维纳斯是爱神、美神,同时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
雅典那、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 女神狄奥尼索斯,也译成狄俄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葡萄酒),谷物神,在罗马神话中叫做巴克科斯. 他的父亲是众神之神宙斯,母亲是忒拜公主塞墨勒
26、《荷马史诗》、《神曲》;毕达哥拉斯学派与黄金分割
《荷马史诗》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是民间行吟歌手集体口头创作。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作为史料,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希腊社会情况,展现了迈锡尼文明。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语言简炼,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

但丁是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代表作《神曲》。结构完美、卷帙浩繁,根据诗人对幻游三“冥界”的描写,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地狱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天堂是争取实现的理想,炼狱是从现实通向理想的必经的苦难的历程。

毕达哥拉斯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是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一体的组织。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被迫解散,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本质的学派和接触黄金分割的学派。他们为保证学派不被外人流入,就以一个比较难画的几何图形—正五角星作为学派的会章,而画正五角星就是以黄金分割作依据的。

27、《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通过简短小寓言来体现日常生活中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28、《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代民间口头创作的丰碑,也是一部流行世界各国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旧译为《天方夜谭》。以一本古老的波斯故事《一千个故事》为蓝本,各地说书艺人不断地对故事进行增补、加工。大约到14世纪《一千零一夜》才定型,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阿拉伯地区流传。

29、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薄伽丘《十日谈》、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大卫》;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埃菲尔铁塔;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

30、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
31、歌德与席勒 :歌德 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席勒,
《强盗》和《阴谋与爱情》
34
、巴尔扎克、雨果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欠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剧本《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愚人节”那天吉卜赛姑娘埃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冉阿让、法比、弗罗洛,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抨击独裁统治。文学生涯达60年,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雨果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 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35、大仲马、小仲马

亚历山大·仲马(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信守共和政见,反对君主专政。由于他的黑白混血人身份,其一生都受种族主义的困扰。

大仲马自学成才,《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私生子。为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大仲马很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传说曾经有人问大仲马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是哪部,大仲马自豪地回答:小仲马。和大仲马侧重表现历史,专写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不同,小仲马则专写现代剧。小仲马幼年饱尝家庭不幸带来的种种辛酸和痛苦,亲眼看到大仲马一生受累于种种桃色事件,并因此落得晚景贫困凄凉。所以小仲马在他的作品中宣扬家庭及婚姻的神圣,对资产阶级社会风气、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做了比较细致的描绘和揭露,抨击娼妓社会对家庭婚姻的威胁,歌颂纯洁高尚的爱情,成为社会问题剧的创始人之一。
36、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贫民区。父亲是鞋匠,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两次恋爱失败。1875年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共计写了童话168篇。。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37、卡夫卡 (Franz Kafka 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孤独三部曲:城堡》《审判》《美国》;这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却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 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判》等。
38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写“小人物”,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双重人格》《女房东》《白昼》和《脆弱的心》,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死屋手记》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罪与罚》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描写了无耻、卑鄙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堕落崩溃。对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表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价值,只有宽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类社会等说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贵族,受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在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擅长心理分析。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两次出国。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特别是 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77年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中篇小说《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短篇小说《舞会之后》;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