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面对挑战,需要的是智慧也是勇气作文

2017-04-24 
面对挑战,需要的是智慧也是勇气——新教育三月叙事韩素静对我来说,三月,是一个以分钟为单位度过的月份。充实,

面对挑战,需要的是智慧也是勇气

                              ——新教育三月叙事

韩素静

对我来说,三月,是一个以分钟为单位度过的月份。

充实,极度的充实,似乎充实到每一分钟都可以拿来做一点点事情。春节过后,我正式到小学语文教研岗位。尽管以前自己是中学语文教师,但对小学语文,我一点也不敢轻视。因为在我眼里,越简单的东西越复杂,怎么带领一群小不点走进语文的殿堂,怎么把最简单的东西融化进孩子的生命,这需要的是大智慧。

2月26日,第一次以小语教研员身份参加省小语教研工作会议,听着省教研员对上一年度工作的总结和对新年度工作的安排,我意识到油田小语的工作还有些欠缺,有些别处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工作在这里似乎处于搁浅状态。会议结束后,我似乎犯了难:怎么办?是按照惯例不传达不开展?还是打破惯例开始尝试?这里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我仅仅犹豫了一下便有了决定。是的,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承担起这个岗位的职责,否则就是不作为,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26日是周五,会议结束后,大家就四散回家了。29日周一,一上班就开始跟语文组长联系,询问召开语文组长会议最合适的时间。当得知周二下午是小语集体活动时间时,马上决定周二(3月1日)下午就召开,尽管从决定开会到会议开始只有不足一天的时间。

3月1日下午,总部八所学校的语文组长如约而至。对省里常规工作做一传达,对省优质课的人选进行了通报,重点强调了群文阅读课题立项申报问题。在我看来,无论是对教师的切身利益还是对学生的成长,群文阅读课题都是一个极其有益的事情,语文组应该积极开展。当然,我也预测了开展这项活动的困难,并针对困难给出了措施提出了建议,组长们的回应很强烈,积极性很高涨。除传达省教研会议精神外,我也简单谈了自己在小语常规教学方面的看法,我首先表态自己会多听课,力争每周听课4-6节,希望学校不要怕打扰;同时提出语文老师要有大语文观,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并举出朱梅老师的《常规课堂评价“误区”与“实效性”》、胡国英老师的《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董丽娜老师的《关于“核心知识、知识核心”的提炼与落实的粗浅认识》等文章中的观点,都是很有价值的思考。

自3月1日起,工作进入正常轨道。整个三月在忙两项工作:为参加省优质课而听课研课,课题有关的文件的起草和培训。尽管没有在小学任教的经历,但语文课的根是不变的,在听课研课的过程中,我一点点和教师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努力引领教师从关注“课文写了什么”到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力争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白杨》是一篇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最初听课,时老师把这节课的落脚点定在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孩子们认识边疆的美,树立献身祖国、献身边疆的志向。对于这样的落脚点,我提出了质疑,几次研课之后,时英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她带领学生品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对“从来”“哪儿”“不管……总是”等词语进行删减、更换,在这样的比较中,白杨树生活的环境具体了起来,丰富了起来;她带领学生对“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中“只知道”的内容做了了解,又让学生对“不知道”的内容进行了猜测和想象,在这一猜测和想象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文字之外流淌的内容……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手段,就是语文的方式,语文的手段。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王春晓老师的解读也很精彩。她对“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中“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一句话中时间用法的解读以及词语之间标点符号的解读都很精彩,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到这一过程的艰难。对“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貌似重复的话语的解读,让学生理解了父亲在这一过程中对别人从希望到绝望的心理。这就是语文的方式,能够这样教,语文的方向就没有跑偏。

除了精心研磨五位参赛老师的课外,我又到油田十四小和油田三小听了常态课。听课的过程中,再次思考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学应有语文的专业性,尽管“文以载道”,尽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不能只承担“救世主”的角色,不能仅停留在“道”的层面而不管不顾语文学科的专业训练。《特别的作业》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文章,课文大意是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找春天,小丽同学带来的竟是一幅玉兰花的画,因为小丽看到了“爱护花木”的牌子。对于这篇课文,我们该怎么把握?这篇课文中蕴含的“热爱环境”“保护花木”的道理当然是重要的,但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绝对不能只得到这样一个思想教育,这样的文章,必须让孩子过好两个关:识字写字关和朗读训练关。

掌握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一定量的练习,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了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学生需要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不少于200小时。”写字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又给出了一个数据:“为了学会足够迅速、清楚而正确地书写,学生在小学期间应当在练习本里写过1400-1500页。”

200个小时从哪里来?1400-1500页的练习从哪里来?就应该从课堂上来,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就应该让孩子好好写字、好好读书,让孩子一笔一划从从容容地写字,把字写得方方正正;让孩子们端起课本全心投入地读书,把书读得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做到这些,语文课就是有收效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舍得”投入时间让学生去写去读,这和游泳有着异曲同工之趣,只有反复练习,学生的各项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听课过程中,认真揣摩低年级的课堂,我又对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识字写字教学环节似乎很普通,但这一环节又着实体现着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常规的课堂上,老师们总是走马灯似的一晃而过。怎么办?怎么把这一环节摆在桌面上进行研讨,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以促进这一教学环节的进一步落实?思考一番,决定把这问题提到一年一度的创新课上。给领导汇报,得到领导认可。于是便有了一个新的通知:本次创新课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题。

但愿,借助创新课,教师们能对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有所突破。当然,四月份,我要大量囤积识字写字方面的素材,自己提前补课做准备。很欣慰,通知下发的第二天,我就在油田四小的朋友圈中看到,他们教研活动中已经在围绕这个问题开展。真枪实刀的研讨,是跨越困惑的必经之路。

除了小语的听课研课外,三月份,我在基础教育教学课题方面也进行了新的尝试。以前,基础教研课题方面,油田教研室只负责跟省教研室课题对接,中心层面的课题研究没有开展。但随着职评工作的改革,课题事宜开始成为我心头的一个结。在课题方面为教师搭建平台,是我分内的事情,该做而不做,良心就会受到谴责。

有这样的考虑,3月7日,我主动给科室领导提出建议:在中心层面开展起课题研究。尽管自己也是门外汉,尽管明知这样做会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但,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不作为而给老师们带来障碍。领导很支持,用了三个词:有职责、有义务、有能力。

领导赞同,那就做起来吧。尽管这是一片荒野,但我依然要披荆斩棘。3月11日接到省里的文件,于是周末便坐在电脑前比着葫芦画起瓢起草了中心的文件;3月14日(周一)下午,拿着起草的材料向前任课题负责人李臻老师请教具体细节;3月15日上午给领导汇报,领导的眼睛很犀利,拿起笔在文件中标画可有可无的字词,那一刻,一向有语言洁癖的我几乎汗涔涔泪潸潸了。其实,他标画的全是我直接从省文件里复制粘贴而来的,我几乎连读都没有读(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那样的文字在我眼里都是一个样)。既然领导这样认真,3月15日晚,一字一词的推敲。3月16日一早出差,出发前把修改稿发给了领导。

3月21日科室例会上,领导对课题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工作具体启动起来。工作启动起来了,但我又在想:如果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功特别差该怎么办?如果交上来的材料一点也不规范怎么办?考虑一番,无事生非的我又找到领导,神使鬼差般的询问是否可以召开一次课题发布和培训会,并主动替领导分忧:如果培训没有经费,我自己可以尝试着去做次培训。

这个无事生非的女人啊,这个无事找事的女人啊,她就这样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接下来的几天,满脑子都是课题、课题、课题,培训、培训、培训……

是的,逼自己一把吧。不逼自己一把,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潜力。不管行不行,不管能否讲好,至少我做了,我尝试了。这个三月,我所有建议的出发点都是教师,所有行为的指向都是教师的需要。也许,多年后的我会很欣慰,因为毕竟我在这个岗位工作的期间,自己主动提出并开展了一项工作,而不是只接受领导或者省里的安排。

4月1日下午,濮阳油田2016年度课题发布暨培训会如期举行了。培训过程中,我进行了几处互动,老师们用热情的声音回应我,听着这种声音,我很欣慰,这,就是一种认可。

会议刚结束,一位男教师就走到我面前说:“韩老师,我们学校要请你去讲座。”我微笑,不语。回到家,手机上接到这样的留言:“韩老师,聆听您的讲座,叹服您的优秀,连讲课都那么优雅。”我回复说自己也是才接触课题,肯定有不周全的地方。他又回复:“收获很大,对您的观点很有感触和共鸣。其实做讲座的能力是相通的,您在别的方面做得那么好,讲课题培训同样手到擒来,要内涵有内涵,要效果有效果,听课时我还切实体会到另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全国各地那么多场合都请您去做讲座,因为您的行为举止、优雅内涵、睿智气质,都完全配得上。”停一会,他又发来一条:“您没看到昨天您讲课时我给您拍了那么多照片吗,听您的讲座不仅学到东西,关键听课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幸福享受过程。”尽管知道这些话可能带有个人的主观情感,但内心还是很欣慰:能够给别人点滴启发,这确实能让人产生成就感。

总之,在课题方面,自3月7日第一次给领导谈自己的想法,到3月15日着手起草文件;自3月23日自己无事生非、没事找事地给领导提出要做次课题培训,到4月1日下午课题发布及业务培训会的正式召开;对课题培训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后来的条分缕析滔滔不绝……这中间,需要的是能力,但更是勇气。

一切的指向都是教师的需要,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自己怎么做教师才能满意,站在这个点上,也许,工作的主题就不会偏离。

除了正常的工作外,三月,外出参加了一次为时三天的业务学习;在网络上做了三次分享交流,其中一个是新话题,新起的炉灶新备的课。

当然,三月,还在坚持运动,坚持运动14天,每次不少于一小时;三月,坚持听书和写字;三月,坚持养花种草……

总之,三月,是一个以分钟为单位来度过的月份。尽管增添了很大工作量,但我依然乐意这样做。我愿意,我愿意做点对别人有用的事,我愿意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我愿意付出我的精力,换来有专业尊严的生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