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老师,请把好自己课堂的“脉”作文

2017-04-21 
老师,请把好自己课堂的“脉”文/嘉杰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老师们梦寐
 

老师,请把好自己课堂的“脉”

文/嘉杰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老师们梦寐以求的教育梦想。他们问道洋思,拜访杜郎口,求索东庐,心之虔诚,感天动地,在耗费了巨大的心血之后,不但没有复制出“洋思”“杜郎口”“东庐”,反而落得个自己迷茫,学生糊涂的可悲下场,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把准学生学习的“脉”,应是关键因素。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切”就是“把脉”。只有把准了脉,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把准了课堂的脉,才能进行二次备课,才能明确下一个教学流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所谓课堂的“脉”,应该是学生最困惑、最迷惑不解的地方。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就是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疑惑时,教师应敏锐地把握住,这时正是教师彰显自己的教育机智,用艺术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走出迷惑,提升学生释疑解难能力的关键。同时又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魅力,感受到成长快乐的重要基点。因此把准课堂的“脉”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那么如何去把准课堂的“脉”呢?从中医诊病的方法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望”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像医生看病那样学会“察言观色”。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都会写在脸上,如果学生流露出疑惑的表情或者是“愁眉苦脸”,就表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这就是课堂的“脉”,这时教师就要根据这种“脉象”,去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领和点拨。从而达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问”和“闻”就是教师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回答时,如果学生是支支吾吾或是含糊不清,就表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表象的或是浅层次的,根据这种“脉象”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追根求源,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进而让学生的知识由线性结构活化为网状结构。

总之,如果教师把握准了课堂的“脉”,并善于从“脉象”中诊查出学生的病因,再采取艺术化的诊疗措施,那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会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让高效课堂的构建不再是永远追求的梦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