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学会分解自己的目标作文

2017-04-02 
学会分解自己的目标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题记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
 

 

学会分解自己的目标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题记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后来人们探究他成功的奥秘时发现,原来他是把40多公里的赛程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先是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如此下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山田本一正是“凭智慧战胜了对手。”

读完这则故事让我悟出了一些道理。

目标要明确。“模糊不清的目标”常常导致人们无法成功,我们在工作中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在于“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不够明确,成功的机会就不大。反之,如果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为“今年通过**等级的技能鉴定考试”、“使自己的办公应用软件使用提高到**水平”,这样目标十分明确,努力的方向自然很明了。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要求孩子“刻苦学习,下次争取取得好成绩。”试问“好成绩”的标准是什么?年级第一?考试优秀?比原来有进步?由于目标在人们潜意识里的明确程度不一样,导致了最后目标的完成情况。

目标要切合实际。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目标作为一种强烈的诱因,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决定于目标的设置、完成目标的实力及完成目标后获得的成就感3个重要变量。家长不妨与孩子共同协商、一起制定目标,目标制定既不能好高骛远、盲目随从,也不能过低,让人唾手可得。过高的目标会因可望而不可及而让孩子迷失方向,盲目随从又会因孩子没有兴趣而缺乏前进的动力;过低的目标不但起不到刺激孩子为之而奋斗的欲望,还会让孩子丧失斗志,无形之中滋生疲沓、懒散的坏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分解目标(设置阶段性目标),比如暑假期间,我们不妨协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力将假期作业、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体育锻炼、课前预习制定出假期计划,再将每项计划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每晚或每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在计划运行表对应的日期中做上相应的标记:完成得好可以给个“学会分解自己的目标作文 ”,基本完成可以画个“√”,如果因故没完成就给自己画个“学会分解自己的目标作文”,写明原因,第一天及时补上,如此坚持下去,家长每周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及时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坚持下来,孩子在体验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完成了一个个小目标,目标一旦转化为推动力,他将加倍激励孩子。正是在一个个成功小目标的堆积中实现了长远的“大”目标。

现实生活中,我们曾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和放弃,究其原因并非单纯的难度过大,而是我们常常觉得成功离我们太远,确切一点,不是因为我们怕失败而放弃,更多的是因为倦怠和疲惫而灰心。人生旅途多坎坷,如果我们能多一次按山田本一的智慧,将目标从最有价值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认清自我,改定位于最有可能实现,那人生将会多一些成功,少一些惋惜了。

 

翻阅《做最好的家长》时,突然想起四月份的一次家庭教育讲座,老师引用了山田本一的“凭智慧战胜了对手”——旨在将目标分解,今天再次从网上搜出这篇文章,写下了随感,与众博友分享~~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