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鼓励、弥补和拥抱作文

2017-03-17 
鼓励、弥补和拥抱——《正面管教》读书感悟13韩素静在《有效地运用鼓励》这一章节中,以下几句话让我受益很大。第一

鼓励、弥补和拥抱

                     ——《正面管教》读书感悟13

韩素静

在《有效地运用鼓励》这一章节中,以下几句话让我受益很大。第一句话: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了信心的孩子,他们的不良行为是让你知道,他们没有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且他们对于如何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抱有错误的信念。(P117)第二句话:当失望感被消除的时候,不良行为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P118)第三句话: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孩子们宁愿不做任何尝试,也不愿意因为无法达到一个大人——或他们自己——期待的完美而体验持续的挫折感(P123)第四句话:负面的惩罚会激起反判,并且让孩子、父母和老师都灰心丧气。当大人使用相互尊重、解决问题、鼓励以及关注与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孩子们就会得到归属感,并且发展出负责任的行为。(P12)第五句话:当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不久就会消失。你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P124)第六句话:做出弥补是鼓励,因为它教给孩子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在帮助他人时,会对自己感觉更好。以非惩罚行的方式让孩子们做出弥补是鼓励。(P126)第七句话:给予鼓励而不是赞扬;第八句话:试着抱一抱……

这几句话告诉我,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成人要改变以往的认识,要认识到这是孩子在向自己寻求关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成人不能只是一味地羞辱、责怪或惩罚。从这一章节中,我更坚定了以下三点:一是鼓励,二是弥补,三是拥抱。

关于鼓励,重要性都知道,但很多时候,我们把它和赞美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鼓励是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或他做事的耐心和努力,以此激发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而赞美则是一味地夸奖这个人。简单点说,鼓励的指向更具体,长期的鼓励会激起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长期的赞美则只会让孩子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曾听说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中国人到了国外,夸奖对方的小女孩长得漂亮,最后却遭到了对方家长的反对,对方家长这样陈述:长相是父母遗传给她的,跟她后天的努力没有关系,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外表上;而孩子的礼貌、大方、得体才是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的,这是她自己后天修炼的,夸奖这些方面,会让孩子越来越好。同样,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听到老师在赞美孩子:太棒了,太聪明了等等。殊不知,这只是对天赋的认可,而不是对孩子本身努力的认可。这也属于赞扬而不属于鼓励。

关于孩子做一件事情来弥补,我也非常赞同。儿子小时候,有一次他惹我生气了(真的是他的不对)。第二天,他给我道歉,我接受了他的道歉,但同时给他提出一个条件:做一件让我高兴的事弥补一下。他爽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但,做什么事能让妈妈高兴呢?思考一番,儿子给我列出了几种计划:把妈妈推荐的《基督山伯爵》读完,针对王阳明写几篇思考或感悟;每天主动洗碗、收拾房间;周末帮妈妈打扫卫生,周末骑车回老家看奶奶等。这样的事情,都是他擅长的或者他能做到的,做这些事情,无形中他又受到了鼓励。

关于拥抱,我也同样感受到了拥抱的力量。儿子读初一时,他的自行车被盗。那天,当看到儿子惊慌失措的神态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心疼,不只是心疼被偷走的自行车,更是心疼孩子。我从他的目光中读出他内心深处的两重折磨:一是对丢失自行车的自责,二是对父母的恐惧。他惊慌的眼神让我忽视了他是过错方,只意识到他是个受惊吓者。所以,那一刻,我紧紧地搂住他,告诉他:“没事没事,自行车丢了就丢了,只要没把自己弄丢就好。”是的,没有把自己弄丢就好,因为丢自行车本身也不是儿子的主观故意。

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的时候,也是考验一个成人教育智慧的时候,此时,我们最不应该做的,是惩罚和羞辱。让我们借助于鼓励、弥补和拥抱的力量,一点点引领孩子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