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柳叶儿作文

2017-02-11 
柳叶儿下周要讲《柳叶儿》,但课文内容与学生现在的生活距离太远,他们很可能理解不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

柳叶儿

下周要讲《柳叶儿》,但课文内容与学生现在的生活距离太远,他们很可能理解不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周末我布置给他们的预习作业就是将课文中的故事将给家里年龄比较大的长辈,再让长辈给自己将一些类似的事情,最好是长辈们亲身经历的事情,以期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

其实,这样的苦日子我也没有经历过,也只是从长辈那里听到过。每年所怀念的,是那一段童年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节了,春节的味道刚刚散去,就盼来了二月二龙抬头的的日子。提前好几天,母亲就洗好了黄豆用水泡起来,水里再放上糖精,让它慢慢的浸入甜味。其实也可以放盐做成咸味的,但我和妹妹只喜欢甜的,所以我们家从来没放过盐。后来的经验也证明,放盐不如放糖精炒出来的豆子更脆。于是就日日盼着二月二了。浸泡豆子需要好几天,要将豆子泡透、泡匀。每天都要掀开盖子观察黄豆的变化,黄豆是怎么喝饱水、怎么一点点被水撑起来的。过几天,母亲就将豆子从水里捞起来晾在大框里,这个时机是要掌握好的,泡几天,晾几天,不能有差错,晾的时间短了,水分太多;晾的时间长了,水分太少,豆子又干了。必须是二月二的前一天才正好。

往往是豆子还在筐里时,我和妹妹就等不及了,整天催促母亲赶快炒豆子。母亲总是说:“快了!快了!”记得6岁那年,我实在等不及了,有一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来,拿了个炒锅在煤火上炒豆子。那时母亲还没醒,被我炒豆子的声音惊醒了,吓了一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到现在这件事还是全家人的笑谈,笑我馋的连两天都等不及。

怎么能不馋呢?刚炒出的豆子又脆又甜,吃得满嘴流着香味。可是,这要有一个漫长的等待。

炒豆子的前两天,我和妹妹就帮母亲物色合用的沙土。我们那里沙土很多,但有时遇上阴雨天,地总是湿的,我和妹妹就很紧张。不过母亲总会有办法。沙土运回家先用筛子筛了,只要那最细的,约半锅的样子。就开始给沙土加热。要有人添柴禾,有人不停地翻动,是个力气活,所以母亲经常与邻家婶子合作。反正要炒热一锅沙土,炒一锅是炒,炒两锅也是炒。

等沙土炒热了,就把豆子放进去。这个时候的翻动特别重要,翻得慢了,会糊锅底;翻得不匀,豆子受热也不匀。无论跟谁合作,母亲总要亲自操作。在我的印象中,母亲特别善于炒豆,每次都是正正好。

最高兴的就是二月二当天,早早的就起床,兜里先装满,再去各家各户讨要炒豆子。对了,我们那里称二月二炒的黄豆为“蝎子爪”,于是边叫喊着“蝎子爪,给一把”,边敲开左邻右舍的门,交换着各自的“蝎子爪”。那份热闹能持续好几天,到现在那份热闹还记忆犹新。

过了二月二,就盼寒食了。寒食时,没有好吃的东西,但有好玩的。那就是家家户户折柳枝插到门口、窗户上。那份绿色伴着阵阵春风给人一种陶醉的感觉。因为往往到这时,棉衣服都脱下来了,身子舒坦了,玩得也欢了。空气里弥漫着春天的味道。

于是日日关注着路边的柳树,从变绿到抽出新芽,似乎每年都是我看着它们长大的,那份生命成长的喜悦潜滋暗长,成了春天里最深的记忆。等新芽冒出的时候,就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寒食那天天不亮我就起床了,早就物色好了合适的柳树,蹭蹭蹭蹭爬到树上,专挑那又青又嫩的枝条折,母亲就在树底下一边叮嘱我小心,一边捡拾我扔下来的柳枝,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也许在那时候就是乐趣。只是当时并不明白为什么家家户户插柳枝。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胆子真够大的,每天都爬上最高的柳树,还专挑那最细的树干,荡来荡去,同小伙伴们玩打仗,竟然没有一次掉下来的事故。真是庆幸。

 

要学习《柳叶儿》了,正赶上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又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相信我的学生再难有这样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世界,我不想强行介入并试图改变,只是想让他们了解还有一种这样的童年记忆存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