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长的心态做老师
领导开会,讲到了一个班主任的事情。
说一个学生,在校不好好学习,于是,班主任把家长叫来,对该家长说,孩子反正不好好学习,再学也没有什么前途,在班里也是影响其他同学,还不如退学去打工算了。
这位家长也是唯老师之话是听,或者觉得老师言之有理,自己也没有好好想一想,于是就去找校长给孩子办退学手续。校长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可是也许是因为班主任的话先入为主,家长没有听进校长的劝告,毅然决然地把孩子带离了学校。
听了这个事例之后,甚是为孩子惋惜。暂不讲他在学校呆着到底有什么前途,就说他离开学校之后,哪里才是他的安身之所?都说十六七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花季,学校才是更适合他的土壤,可是,他这朵花却被过早地抛弃到了社会的风雨之中,他最终能灿然开放吗?
也许这个孩子真的犯了很多错误,也许这个孩子的成绩真的不太理想。而把他推出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可能要顺利好多,班里的环境也许会清静很多。可是,我想反问一句这个孩子的班主任,如果这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说出自己的话吗?即使一时说出了这样的话,你会忍心让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离开学校离开教室放弃学业而把他过早地推入社会吗?当你看着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走出校园的背影时,你能心安理得吗?
无独有偶,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也听说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周一,朋友的女儿兴冲冲地拿着自己周末费尽心思办好的手抄报交给了老师。可是,放学的时候,女儿回家就把手抄报团成一团扔在了垃圾篓。妈妈忙问是怎么回事。孩子抽抽噎噎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孩子把手抄报交给老师的时候,也许是老师的心情不好,看了一样孩子的手抄报随口说了一句“这是你办的啊,这么难看?”,并拒绝收孩子的作业。
朋友说这件事的时候,眼圈禁不住红了。
我很能理解她的心情,我甚至能想象得到孩子泪人似的伤心模样。我的心里也不由得一阵心疼,这老师的话确实太伤人了,别说是个孩子,就是个大人也会受不了的。
这位老师,如果你面对的这个学生是自己的孩子,她还能舍得这样去伤害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我们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做老师的都能用家长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每一个成绩暂时落后的、在某方面做得不完美甚至是经常犯错的孩子,那我们是不是就会更具有包容心,更富有爱心,更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