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三句话
“M-more”:那是母亲所给予我的太多太多;
“O-old”:可是母亲却在慢慢变老;
“T-tear”:就是母亲曾为我拭去的那串串泪珠;
“H-heart”:这是母亲那颗金子般纯净的心灵;
“E-eye”:她是母亲那爱意盈盈的眼神;
“R-right”:是我对母亲的祝愿——永远永远地健康幸福!
——献给母亲的诗
母亲的三句话
我们一生中,有好多的东西在影响着我们,或好的,或坏的。但是,母亲在我们的一生中,给我们的影响,传递给我们的爱,却是终生享受。
不管我们有多大,有多老,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累了,心情不好了,依然有母亲的怀抱,那样的温暖;我们工作不顺心了,不知所措时,我们有母亲的最朴实的安慰,那是来自人间最动听的话语。
家里没有事,你们不用回来
家有健康的父母,是我们做子女最幸福的事情。
我们总是以种种借口,来拖延回家的时间,回家的次数。工作忙啦,照顾孩子啦,没有时间啦太多的借口,让并不远的回家路变得如此的悠长。每次给妈妈打电话时,妈妈总是说:“家里没事,你们不用回来。”但是话语中,明明感到,妈妈是多么的期盼回家看看。爸爸妈妈为了不打搅我们的生活,就连生病都是自己上医院,当我们知道实情时,妈妈总笑着说:“没啥事,你们不用回来。”每每此时,泪水都会流满双颊,都会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多回家几趟呢?于是,下定决心,两周回家一次,可是决心下的不少,每次都成泡影。真的很对不起亲爱的爹娘。
记得有一次,妈妈打来电话(只要是妈妈打来的电话,我都是挂掉,再拨回去。),我回电话问妈妈有什么事,妈妈说:“没什么事,家里很好。”我又接着问:“弟弟近段回家了吗?”这一问不要紧,妈妈很是生气的样子说:“家里没啥事,不用他回来,让他去忙吧。”话里话外,我们都能听得懂,妈妈有多盼望儿女们回家,因为,妈妈打电话从来不用这样的口气说话。
亲爱的妈妈,您的话里是关爱,是期盼。女儿懂您的心,女儿会常回家看看,这次的决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家里都有,啥都不用买
回家,不变的愿望。
国庆节的那天,和弟弟约好,一起回家。带上孩子,还有孩子爸,回家看看。好多天不回家了,全家总动员,要给父母带点东西回家。
可是,当爸爸妈妈知道我们要回家时,妈妈总是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的打进来,“家里啥都有,啥都不用买,早点回来就好。”电话中是兴奋,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下了楼,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是想问问缺什么,需要买什么。没等我问,妈妈就开口了:“什么也不用买,都有,都有,你爸爸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了,你爸知道你们要回家,早晨5:00就起床赶集买好了好多的菜,啥都不用买呀。”分明听到了一位母亲期盼儿女回家的快乐心情。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总是找借口,自己工作忙,不能常回家看看。
和孩子爸去超市买了些蔬菜水果和一些日常用品,直接踏上了回家的路。想着妈妈是在择菜还是在摆桌凳?爸爸一定在厨房切菜装盘。我知道只要我们一回家,爸爸总是要亲自下厨,做上一桌很丰盛的午餐。
把面、馍带走些
爸爸有睡午觉的习惯,但是只要我们回家,爸爸从不睡午觉。吃过午饭就会和孩子们在院子里一起玩耍,那时的父亲,脸上是发自内心真正地笑容,最开心的时刻。
和妈妈一起洗刷完碗筷儿,妈妈就会忙着为我们找方便袋,一遍一遍的自言自语中,“把面、馍带走些,一家一半,我们在家里也吃不完,你们都爱吃自己蒸的馍,都带走。”在妈妈的自言自语中,大包小兜都堆积在了桌子上,要是我和弟弟谁说不要什么,那妈妈就会着急,“不要也得要,装好的都得带走。”
我们平时很少买馍,不是不吃,而是因为冰箱里存放的太多。素包子、肉包子、花卷、玉米馍、豆沙包等等,太多的花样,不断的更新。冬天,妈妈还会烙各种各样的饼,小火烧,大馅饼,韭菜盒子,鸡蛋灌饼等等。妈妈蒸的不同的蒸菜,更是我们全家的最爱,有芹菜叶蒸菜,扫(shu)苗蒸菜,榆钱蒸菜,槐花蒸菜等等,现在想想就觉得香。
每每回家一趟,回来的时候比去的时候带的东西还要多,也许这就是家,这就是来自父母最深的爱。
妈妈的话语,我们都理解,我们要的不仅仅是理解,而是行动。
父母真正需要我们给与的,仅仅是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吃一顿便饭,唠叨几句家常。能看到我们平平安安,父母已经是最满足的了。没有条件常回家看看,也要常打打电话,哪怕只是一句轻声的问候。又有什么能使老人的心比常听到儿女的声音而更加亲切和欣慰呢?
年幼无知的时候让父母担心,现在长大了,有能力独立生存了,应该让父母放心了。一句问候,一声关怀,让父母少一分操心,少一份牵挂。
从现在开始做吧。为了自己,给孩子一个好榜样,用最真挚的爱去关怀他们,温暖他们。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父母的心中,滋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处处感觉到,即使我们不在他们身边陪伴,而我们的心却永远和他们是心连心的。
让我们常常踏上回家的路,带上家人,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听听妈妈的唠叨,夸夸爸爸的手艺,讲讲儿子的可爱,还有家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