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给孩子营造一个有教养的空间作文

2016-11-12 
给孩子营造一个有教养的空间——《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韩素静《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作者哈珀·李的一部小说,

给孩子营造一个有教养的空间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后感



韩素静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作者哈珀·李的一部小说,是美国中学推荐的课外读物。在美国,知更鸟是人类的朋友,这种鸟只会忠实地为人唱歌,不吃人们园子里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仓里做窝,总之,什么坏事也不做,在当地,人们认为杀死知更鸟就是罪恶。本书尽管用“杀死一只知更鸟”命名,但故事情节与知更鸟没有任何关系,作者借用“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罪恶”这句话,来形容故事中的被迫害者不是罪犯,而只是一只无辜的知更鸟。



本书围绕杰姆和斯库特这对年少兄妹的经历展开,从斯库特这个天真稚气、和哥哥一起玩耍长大的假小子的角度讲述她看到的萧条时期美国南方小镇的故事,重点反映美国二十世纪初的黑人人权与法律发展状态。尽管小说的本意在此,但在我眼里,我还是捕捉到了西方家庭教育中的点点滴滴——对教养的重视。



本书的主人公之一是律师阿蒂克斯,那对年少兄妹的父亲,一个近乎完美的男人。在这个家庭中,孩子很喜欢父亲,因为“他陪我们玩,给我们读书,对待我们随和又公正”;他从未没有打过孩子,以至于孩子在犯下错误并留下漏洞后,孩子会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漏洞补上,因为他想保持爸爸不打他的记录;他公平处理孩子之间的争吵,让孩子陈述自己的观点,从不知听信一面之词;他从不炫耀自己的才能,也不对孩子讲自己怎样伟大。



看得出,这对兄妹遇到的是个温和的父亲。在这样一个温和的家庭里,当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时,他会怎么教育孩子呢?当因父亲为黑人做辩护律师,孩子也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时,冲动的斯库特想以拳头了事,但阿蒂克斯教给孩子的不是用拳头解决问题,而是思考和转换角度。父亲对孩子说:“别太在意,她是个老太太,而且还在生病,你就昂起头,做个绅士,不管她对你说什么,都不要生气。”当斯库特因和老师的意见相左而不想上学时,父亲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沉默了一会说:“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这,就是教育,面对不需解释的误会,面对不能改变的处境,父亲没有依靠家长的权威去强迫孩子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提醒孩子学会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后来,当斯库特在得知父亲是个“弹无虚发”的神枪手时,她高兴得要去学校炫耀,但杰姆却阻止了她,这种做法,不是阿蒂克斯对杰姆的影响吗?



父亲教给了孩子包容。他的邻居拉德利一家很神秘,拉德利15年没有出过门,这当然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和猜测,但,父亲告诉孩子不要议论拉德利,不能拿他的故事演话剧,父亲总是对孩子说:“管好自己的事,让拉德利管好他们的事,他们有权利这样。”这,就是教养,不管别人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不参与不议论,因为那是他的选择,那是他的权利,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



除了对拉德利家人的尊重,父亲还教育斯库特要对教师卡罗琳包容,因为她是外地人,不了解小镇;他不允许孩子们堆一个和埃弗里先生很像的雪人,因为那是对邻居的讽刺和不尊重,孩子们需要把雪人乔装一下;他教育吉姆要包容杜博斯太太的脾气和咒骂,并告诉他杜博斯太太戒掉吗啡是最勇敢的人等等。在这个封闭、没落的南方小镇,阿蒂克斯就这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包容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不干涉,不评价,在这样的原则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难道还会没有教养吗?



这个南方的小镇,共有四类人,其中,有以斯库特一家为代表的芬奇家的人,有以坎宁安人为代表的乡下农民,有以尤厄尔家为代表的生活在垃圾场的人,最末层的是黑人。这四类人中,前三类都是白人,但,白人也分为三六九等,芬奇家的人不喜欢坎宁安家的人,坎宁安家的人不喜欢尤厄尔家的人。而前三者,又都鄙视黑人。当时,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对农民的冲击最大,以至于很多人穷得连双鞋子都没有,还经常不吃午餐;尤厄尔人更加不堪,只能生活在垃圾场里,“活得像动物一样”;至于黑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甚至连人的尊严都没有,这里的人们似乎都秉承着一种假设——“所有的黑人都撒谎,所有的黑人都不道德,所有的黑人男子在女人面前都不规矩……”这,就是当时黑人的地位。



这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但那一天,当斯库特看到班里一个坎宁安同学没有午餐而邀请他到自己家吃午餐时,这一家人的表现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



当这个名叫沃尔特的坎宁安孩子来到斯库特家后,“父亲阿蒂克斯问候了沃尔特,随后就和他讨论起庄稼的收成来”。这个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即使是孩子,即使是个坎宁安家的孩子,父亲仍然问候他,并且给他讨论家庭的情况。父亲的这种做法,对于沃尔特来说,就是尊重;对于斯库特和杰姆来说,也是教育——平等尊重每一个人,就是最大的教养。午餐时,当沃尔特大手大脚地在他的蔬菜和肉上浇了很多糖浆时,斯库特说了一句搞什么鬼。可就是这一句话,惹得父亲“对着我摇了摇头”。佣人卡波妮把斯库特叫到厨房,非常生气地对她说:“有些人不像我们这样吃饭,可是,你不能在饭桌上给人家当面指出来。那孩子是你的客人……”当斯库特强调那不是客人,而仅仅是个坎宁安家的人时,卡波妮急了,火辣辣地打了她一巴掌说:“你给我闭嘴,不管他是谁,只要踏进这家门,就是你的客人,别让我再逮住你又对人家说三道四,好像你有多高贵似的!你们家人也许比坎宁安家的人好,可是你这样羞辱人家,就是一钱不值……”我相信,这一刻,卡波妮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教育斯库特的,她在教育斯库特要有涵养,她在说,越是处于优越地位的人越要有涵养,不能让不如自己的人当众出丑,抬不起头来。维护人的自尊,是有涵养的人的标志,扪心自问,这些,我们能做到吗?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你这样羞辱人家,就是一钱不值。”



当杰姆过了十二岁生日时,卡波妮开始称呼杰姆为“先生”,这让斯库特很好奇,卡波妮说,十二岁意味着长大,十二岁的男孩子就应该被称作先生,称呼对方先生,就是教养。周末,他们一起去了黑人教堂,他们看到的是“男人们后退一步摘下帽子,女人们把手臂交叉放在腰上”,这些举止,就是教养。当斯库特夸奖卡波妮懂得真多时,卡波妮说:“没有必要把你懂的所有东西都说出来,那很不淑女。”适当的时候保持谦逊和缄默,也是教养。



这,就是教育,一言一行,点点滴滴,给人以方向,给人以规则。



小说的高潮部分,是父亲为黑人做代理律师而受到白人的非议和诘难,这是段折磨人的时光,父亲面临极大危险,孩子也跟着受到非议。这时候,父亲给孩子了很多道理。他告诉孩子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抬起头,放下拳头,不管别人对你说什么,都不要发火,试着用头脑去抗争……”当孩子询问官司是否会打赢时,父亲用“不会”来回答,明知官司不会打赢官司还要做辩护律师,这让孩子很疑惑,但父亲说:“不能因为我们在此之前已经失败了一百年,就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去争取胜利。”黑人的平等权利和意识,就是这样争取来的,相信,父亲的这些言和行,会让孩子学会辨析。



因为父亲给黑人做代理律师,斯库特和杰姆在外面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心情当然不好,那天,当斯库特无意中说了一句“该死的故事”时,叔叔把斯库特请了出去,对她说:“你现在很喜欢用‘该死’‘见鬼’这些字眼,对吗?可我不喜欢,除非在非常气愤的情况下,你才可以使用这些字眼。斯库特,你想长大成为一名淑女吗?”在大人眼里,即使只是挂个脏字,也是不被允许的,即使是叔叔,也有权利对你说不,因为说这样的话,会影响你成为一个淑女。



这就是这对兄妹生活的家庭。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土壤,家人的言行举止,会在孩子心灵深处刻下第一道成长的印痕。一个孩子在家里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他就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从这点上来说,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家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幸福的童年,不是有玩不尽的玩具,宠溺你的父母,而是有人教育你怎么样去成长为一个善良、有正义感的人。作为一个家长,我们的任务不仅是给那个生命打开通往这个世界的门,更重要的是要引他走一条具有更高质量的路,我们可能不教孩子知识,但我们一定要影响他的教养,为了更好地引领,那我们还是先从自己的一点一滴做起吧。因为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先成为那样的人。你会发现,这才是一条捷径,这比你做任何努力去改变孩子都简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