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临床医师 >

2013临床执业医师妇科学考点梳理——胎膜早破(2)

2013-04-18 
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胎膜早破。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6~12%。胎膜早破常致早产、围产儿死亡、宫内及产后感染率升高。

  三、处理

  应针对胎膜早破的常见并发症(早产、感染及脐带脱垂)采取防治措施。一般破膜后常于24小时内临产,不论孕龄大小,均不宜阻止产程进展。先露高浮的孕妇,破膜后应卧床休息,抬高床脚,使头低臀高,以防脐带脱垂,尤其是臀位和双胎产妇,更应如此。保持外阴清洁,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孕龄>36周,超过24小时未临产者,胎膜、胎盘感染或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均相应增加,为减少感染机会,防止母儿并发症,应积极引产。若<36周,未临产,胎儿未成熟,而孕妇要求保胎者,可在积极监护和预防感染的前提下,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宫缩抑制剂,继续妊娠,争取得到促胎肺成熟和促宫颈成熟的时机,有利于围产儿的预后。如出现羊膜炎的体征(母、胎心率加速,胎心可达160bpm,子宫压痛、有宫缩、羊水臭、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白细胞计数可达15×109/L以上,C反应蛋白>2mg/dl。)应立即引产,必要时剖宫产。对胎位不正、头盆不称、骨盆狭窄以及其它产科并发症者,应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