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临床医师 >

2013临床助理医师微生物学考点梳理——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1)

2013-05-10 
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

  (一)病原学检查

  发病一周内取血液,第二周以后取尿,有脑膜炎型症状者取脑脊液进行检查。

  1.显微镜检查 直接镜检: 取抗凝血1000转/分、离心10分钟,除去血细胞;血浆再以10000转/分,离心40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染色镜检:涂片后用Fontana镀银染色镜检。另外,还可用免疫荧光法或免疫酶染色法检查。

  2.分离培养与鉴定 将血液数滴接种于柯氏(Korthoff)培养基(4.5~5ml),每份标本接种2~3管,于30℃培养5天,每隔3~5天,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一次。如有钩体生长,再传代培养,用生长良好的菌液作鉴定,阴性者至少培养30~40天,仍未查到才能报告。尿液标本一般需浓缩(离心)后培养,培养时需加抑菌剂如5-氟尿嘧啶等;也可将标本接种于豚鼠腹腔进行分离。

  (二)血清学试验

  一般在病初及发病2~3周各采血一次进行下列试验。

  1.显微镜凝集试验

  是目前常用的方法,用标准株或当地常见菌侏作抗原,分别与病人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混合,在37℃作用2小时,然后滴片作暗视野显微检查。若待检血清中有某型抗体存在,则在同型抗原孔中可见钩体凝集成团,形如小蜘蛛,一般病人凝集效价在1:400以上或晚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效价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