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 > 助理管理师 >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章节重点: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2)

2013-04-09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六、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

  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既企业用人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定员是以企业劳动组织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

  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企业定员的原则 核心是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

  1、 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提倡兼职、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 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 (二)、按设备定员 (三)、按岗位定员

  (四)、按比例定员 (五)、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

  (一) 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 按管理体制可分为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二) 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综合程度可分为:单项定员和综合定员标准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分为: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比例定员、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一)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二) 依据要科学 (3)方法要先进

  (四)计算要统一 (五)形式要简化 (六)内容要协调

  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由三大要素构成:1.概述 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2.标准正文。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在一般要素中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 3. 补充 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

  七、制度化管理的概念

  制度化管理: 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

  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制度化管理的特征:

  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岗位权责并制度化;

  2、依机构、层次不同岗位的权力大小形成一个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并以制度行式固化下来;

  3、以文字形式规定岗位特性及员工素质能力要求,明确资格鉴定方法;

  4、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5、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有三个特点:1)因事设人原则,每个管理者只负责特定的工作;

  2)每个管理者均有执行自已职能所拥有的权力;3)权力要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6、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应忠于职守而非某个人。

  制度规范的类型:

  1、企业基本制度 2、管理制度 3、技术规范 4、业务规范 5、行为规范

  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

  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围绕计划、组织、监督、激励、协调和控制等管理环节展开的。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

  1.共同发展原则;2.适合企业特点;3.学习与创新并重;4.符合法律规定;

  5.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6.保持动态性。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1.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2.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3.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4.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5.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九、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

  (1) 合理性;(2)准确性;(3)可比性;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是企业在一个生产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预期费用支出的计划。

  ▲包含三大基本项目:

  1、工资项目 2、职工社会保险费以及其它相关的基金项目 3、其它项目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

  (一)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预警线、控制下线);

  2)企业的工资市场水平调查; 3)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

  (二)注意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 (三)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四)应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结合起来。

  人工成本的总预算的决定两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源规划;企业人员工资水平。

  预算与执行的原则:“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

  1、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活动及其过程

  2、确定在这些活动或过程中都需要哪些资源, 多少资源给予支持。

  十、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原则:a、及时性 b、节约性 c、适应性 d、权责利相结合

  程序:1、制定控制标准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 3、差异的处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