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除了处理感染伤口外,还包括对无菌切口的引流物、缝线等的处理。换药的目的是观察伤口变化,清除伤口内异物、分泌物及妨碍伤口愈合的线头、坏死组织等,控制局部感染,保护伤口肉芽组织的健康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1.换药前准备
(1)换药环境:要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2)换药者的准备:要求换药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则,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严防交叉感染;除动作轻巧外,还必须熟悉各类伤口的愈合规律,按不同情况选择用药、引流物和换药方法。
(3)物品准备
1)换药所需的最基本的器械、敷料用品:有两把镊子、消毒用酒精棉球、盐水棉球、纱布、引流物等,并将以上物品置于一无菌弯盘内,用另一弯盘盖其上。另外还需备有胶布、绷带、剪刀、棉签、汽油等。
2)常用的外用药品及其用途:①70%酒精:伤口周围皮肤消毒;②等渗盐水:对正常组织无刺激性,为首选的伤口清洗剂;③0.01%~0.02%高锰酸钾:浸泡或洗涤创面;④3%过氧化氢(双氧水):冲洗伤口,预防厌氧菌感染;⑤0.02%~0.05%氯己定(洗必泰):烧伤创面清创;⑥0.02%呋喃西林:感染创面湿敷;⑦0.1%雷佛奴尔:感染创面湿敷;⑧优琐溶液:脓液和坏死组织多的伤口湿敷;⑨0.1%~0.15%PVP一碘:冲洗化脓创口,脓腔或烧伤口创面;⑩3%~5%氯化钠:水肿肉芽创面湿敷;⑾2%硝酸银:烧灼过度生长之肉芽或烧灼慢性溃疡;⑿10%~20%鱼石脂软膏:炎症早期消炎消肿。
3)常用引流物:①橡皮片引流条:适用于浅表创口渗液的预防性引流,一般留置1~2日;②纱布类引流条:一般留置3~5日。干纱布引流条,多用于渗血、渗液、少量稀薄积脓的创口;盐水纱布引流条和抗生素引流条,用于手术后渗血、渗液及各种感染脓腔引流,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多用于脓肿切开引流;③烟卷引流条:用于深层引流,露出端以无菌别针固定,一般留置2~3日;④橡皮管:用于深部引流,必要时可插入两根做对口引流、冲洗和局部用药,可留置1周以上。
2.换药方法
(1)换药的基本步骤(略)。
(2)肉芽组织的观察与处理:健康的肉芽鲜红、致密、颗粒均匀、触之易出血,周围有上皮向内生长,应妥善保护,宜用等渗盐水等刺激性小的药清洗,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对不健康肉芽应做相应处理:①肉芽水肿,宜用5%盐水湿敷;②高出创缘的肉芽予以剪去或用2%硝酸银烧灼,然后用等渗盐水将其洗净;③肉芽灰暗、质硬、不易出血、创缘无明显新生上皮,此类创口多属对外用药物不敏感的慢性顽固性溃疡,甚至形成瘘管、窦道者。除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外,尚需刮去肉芽组织或手术切除溃疡,使之成为一个新鲜创面,必要时植皮,才能促使其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