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1.保持和恢复关节运动的幅度,防止关节僵硬
2.保持和恢复肌肉力量及耐力,防止肌肉萎缩
3.防止骨质脱钙,预防骨质疏松
4.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条件,促进骨折痊愈
5.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护理
1.心理护理 骨科病人治疗时间长,卧床时间长,担心愈后等因素。多有心理障碍,护士要善于观察病人心理状态,关心、照顾、鼓励病人功能锻炼。
2.分阶段锻炼
(1)早期(伤后1~2周):早期局部肿胀疼痛,主要任务是促血行,消肿胀,防止肌萎缩。运动重点是患肢肌肉舒缩锻炼,固定范围以外的部位在不影响患肢固定情况下进行锻炼。
(2)中期(伤后2~3周后):此期患肢肿胀疼痛已消,骨折处已纤维性连接,主要任务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运动重点是患肢骨折的远近关节运动为主。
(3)晚期(伤后6~8周后):已达骨折的临床愈合,外固定已拆除,任务是促使功能全面恢复,运动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锻炼,此期是功能锻炼的关键阶段,前两期的不足此期给予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