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护士 > 初级护师 >

2013年初级护师护理辅导——骨折的治疗原则(1)

2012-10-12 
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一)复位

  是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复位是骨折治疗的首要步骤。

  1.按复位程度分为

  (1) 解剖复位:两骨折端接触面(对位)和两骨折端在纵轴线上的关系(对线)完全良好,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

  (2) 功能复位:两骨折端对位欠佳,但对线基本良好,愈合后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2.复位方法

  (1) 手法复位:是在麻醉下,应用手法进行复位,又称闭合复位,是闭合性骨折最常用的复位方法,如手法得当,效果好损伤小,没有带来感染的危险。手法复位动作要轻,争取一次成功,达到解剖复位最好,不能达到解剖复位,功能复位也可以,避免反复操作引起损伤。

  (2) 切开复位:应用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优点是复位确切,可以达到解剖复位,由于有效的内固定,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但缺点不容忽视,切开和分离组织必定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可影响愈合。应用内固定选材不当或器材质量问题,可能发生器材折断或不良反应。由于手术切开,若无菌操作不严可能带来感染等。切开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困难、骨折端夹有神经血管软组织的、关节内骨折等。

  (3)持续 牵引复位:对部分骨折行持续牵引复位,同时也有固定作用。如颈椎骨折、大腿骨折等。牵引有两类,一类是皮牵引,另一类是骨牵引。

  皮牵引是将宽胶布条粘贴在皮肤上通过绳索、滑轮,利用重锤牵引。骨牵引是将不锈钢针穿入骨骼内进行牵引。

  (二) 固定

  手法复位与外固定常用方法有小夹板固定或石膏绷带固定;持续牵引有皮牵引和骨牵引;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1.小 夹板固定 主要适用于四肢长骨的较稳定骨折,固定范围不包括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但有固定不牢之嫌,易使骨折移位、不愈合、畸形愈合,若捆扎过紧影响肢体血运、发生远端缺血。

  2.石膏 绷带固定 可按肢体形状塑形、干固后,固定可靠,固定范围大,不易发生再移位,但不利于功能锻炼。

  3. 持续牵引 骨牵引较直接且力量大,利于开放性伤口观察及换药、利于功能锻炼、但不能早期下床活动;皮牵引较间接且力量小,多应用儿童。

  4. 切开复位及内固定复位准确且固定牢靠但具有创伤的缺点。常用的内固定器材多种,常用的有金属丝、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加压钢板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