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高校争抢生源 考生“用脚投票”吁高教改革
在中国内地不同层次的大学围绕生源鏖战正急之际,近年来,港澳高校和国外高校也开始大规模抢占中国内地中学生市场。凭借其高质量的教学、现代化的办学模式和较高的国际知名度,这些高考生源大战中的“外来户”,正瓜分着内地优秀生源,甚至在与中国内地名校的“掐尖”大战中,他们也屡获胜利。
从考生来说,面对高校“掐尖”战,他们选择的对象不再限于北大、清华等内地老牌名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状元”选择去香港就读大学,而为迎合内地考生,港校也不断扩大在内地的招生规模,积极争取内地优秀生源。
在今年高考前夕,在各场招生说明会上,港校方面就加大马力吸引内地高分生。在学制方面,今年香港高校也面向内地学生做出重大改革,将从原来的三年制大学改为四年制大学,与内地大学学制接轨。今年香港大学在内地大幅扩招40%,首次在内地招收工程类本科专业,并推出与剑桥大学联合招生计划。按规定,如果被录取的学生,会先在港大读一年,通过剑桥考核的学生,将赴剑桥完成4年的本硕连读专业。
此外,为迎合中国学生的出国热情,国外高校也争相降低门槛,吸引中国学生。今年年初,悉尼大学发宣布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只要有高考成绩不用再经过复杂的考试就能到悉尼大学就读。而更多国外高校则是拿出高额的奖学金,吸引中国留学生。有数据显示,近年来的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以每年20%递增。这与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减少形成鲜明对比。
有评论分析,境外高校发力争抢中国优秀学生,让教育竞争国际化,为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去海外求学,所折射的则是其对国内现有教育资源、体制、服务和质量的不满,他们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优质的教育机会。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国内高校已不能忽视海外高校的生源竞争,特别是高分生源的流失现在已越来越严重,必须尽快推进国内高校招生改革,在内地高校中形成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机制,让内地高校有生存的压力和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