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李培根:自由发展与人文情怀(2)

2012-06-10 
李培根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机械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200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以来,教育基本上是面向现在,对过去也强调得不够,对此我们失去了很多的记忆。

  对于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我们不仅仅要有对辉煌历史的记忆,也不能遗忘过去苦痛的记忆。当然,我们的教育最应该面向的是未来,这一块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过这样一段话,现在读起来依然振聋发聩。他说:“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这是何等的豪气!大学教育真的是要让大学生常常地思考将来,我们做得并不好。

  梁启超还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我们的国家,应该成为 “未来之国”;我们的大学生,应该“果为少年也”,这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最高层次的教育是什么

  教育让学生自由发展,显然不是指对人的原始与野性的放任,而是在教化之后的更高层次的一种觉悟。要达到这一境界,显然要依赖教育。所以我认为教育的问题,乃至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让学生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 《共产党宣言》里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他又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几时想过人的自由发展?我们甚至不敢谈论自由发展这个话题。但我想,把马克思请出来是可以的。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实际上追求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但前提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虽然马克思不是在谈教育,但是这话对教育的启示很大。

  要使人自由发展,教育的责任很大,甚至,教育是最根本的问题。当然,教育让学生自由发展,显然不是指对人的原始与野性的放任,而是在教化之后的更高层次的一种觉悟。要达到这一境界,显然要依赖教育。所以我认为教育的问题,乃至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让学生自由发展。

  一位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校友,曾跟我说这些年悟到最深刻的一点就是,“教育就是应该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实际上,这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每个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其自己,也就是能够自由自觉地活动,或者说自由地发展。

  毛泽东在谈“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关系时,曾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应理解为,经反复实践能动地逐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然性规律并正确改造世界。”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有这样几段话:“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

  《十年总结》中又说:“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在一个长期认识过程中逐步地完成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认识的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就是自由王国。当到达一个更高境界时,就是自由自觉地活动。

  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话对教育有巨大的启示,虽然他们说这些话时都不是直接在谈论教育。

  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而言,我们是不是都应该思考,如何帮助,或者自觉地进行这种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我们如何才能有自由自觉的活动?

  我前面提到一些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工作的不同提法,那些提法应该是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停留在那个层次上是不够的。最高层次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通俗些,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德国著名学者和政治家洪堡,写过这样一段话:“人的(真正)目的,或曰由永恒不变的理性指令所规定而非变幻不定的喜好所提示的目的,乃是令其能力得到最充分而又最协调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完整而一贯的整体”;“每个人必须不断努力向其趋近,尤其是那些意欲教化其同胞的人必须一直关注的目标,就是能力与发展的个性化”,为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由,二是千差万别的环境”。“自由”这个话题,值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认真思考。

  具体一点,要使学生自由发展,大学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更有鲜明个性、更具创新精神、更具创造力、更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假如教育氛围不够自由,教育目标和宗旨没有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意识,我们又如何培养有个性、有创造力、有活力的人呢?首先,我们当然需要学生热爱国家,拥护社会主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再进一步,希望大家有文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是比较基本的要求。更进一步,希望大家有创造力,但更高层次的要求,应该是让学生自由发展。

  学生应有怎样的意识

  “发现自我”并非以自我为中心,并非摒弃教育,也并非在大学教育中追求绝对的自由,而是应当以某种自觉意识,思考“我的心灵如何能够更好地对教育开放”,以弥补大学教育存在的不足,这种主动的意识,会造就不一样的结果。

  要让学生自由发展,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意识?

  首先,学生应该要有强烈的意识,要认识到在大学中怎样真正成为 “我自己”。从深层次上讲,应该从哲学上去认识生存与价值。

  对大学生而言,你们是未来的知识分子,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应该追问,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生存价值?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从教育活动中,学生又如何更好地发现自我?“发现自我”并非以自我为中心,并非摒弃教育,也并非在大学教育中追求绝对的自由,因为在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

  同学们应该思考,自己的心灵如何对教育开放?我们学生应当以某种自觉意识,思考我的心灵如何能够更好地对教育开放,以弥补大学教育存在的不足,这种主动的意识,会造就不一样的结果。

  学生,应当学习与实践。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