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建立ERP系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然而国内中小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决定了中小型企业要想成功实施ERP就不能机械地搞“拿来主义”,而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辨证施治。
ERP是一个严谨的系统,要求各种管理流程是非常完善的,这种要求,和很多企业的粗放式管理是很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施ERP还要追求快速,贪大求全,追求一步到位,往往适得其反。如何提高ERP实施成功率成为了困扰企业的难题。
正确的做法,还是逐个模块实施,先做财务模块,然后进销存,然后MRP,然后生产计划管理,然后研发,等等,这样难度不大,又能及时享受其成果。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的把控:
第一,强化ERP项目组的执行力。
企业里要有一个有威望、懂业务、熟悉企业管理的高层领导作为ERP项目组的领导核心,但仅有这个还不能保证成功落实。在中小企业里,更要强调执行力,它是项目成败的根本。
第二,抓基础、清理念,培训先行。
中小企业的自身条件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实施人员不能按照正常的培训思路来应对中小企业。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内容上侧重基础培训和理念培训,时间上先行培训或穿插培训,使学习ERP、应用ERP的氛围在企业里营造起来。
第三,分清主要矛盾,重点攻关;务本追源,立竿见影。
中小企业业务形态多样,管理不规范,在需求调研时,可能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时就要求实施人员头脑清醒,抓住企业的主要矛盾,务本溯源,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