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MBA/EMBA/MPA >

MBA案例分析:比亚迪“瘦身”(2)

2012-04-13 
比亚迪“瘦身”:模式危机?

  影响

  从布局上看,比亚迪完全退出金辉高科无疑是对其原有垂直一体化战略的重大调整。在比亚迪原有的布局当中,产业链条包括上中下游,堪称中国企业中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最广泛、最完整的企业。从上游的锂资源,锂电池原材料的制备,动力电池组装,一直到电动汽车电机电控及整车制造。其中,上游锂资源的开采与提纯,以及锂电池原材料中的薄膜和电解质制备进入相对较困难,相对有利可图。且锂矿资源的获得主要在于政策壁垒和垄断,比亚迪通过参股扎布耶锂业成功地获得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颇具前瞻性。从长期来看,随着未来国内外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量的大幅提升,下游锂电池厂家数量的快速增长,利润分配的重点最终会转移到制约下游企业较多的原材料环节。

  由此预测,未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最终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掌握锂电池关键材料的生产技术,尤其是正极材料的生产制备工艺,这决定了未来动力锂电池的技术改进方向和商业化前景。第二,比亚迪是磷酸铁锂技术的支持者,也是磷酸铁锂原料的全球最大买家。由于锂电池生产要求高度一致性,具备锂电池完整产业链的比亚迪能够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进行搭配生产,为客户提供电池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第三,比亚迪还需尽可能建立更完整的产业链,进入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采购体系。这一方面能充分证明比亚迪产品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在市场上占据了先发优势,令后来者难以轻易撼动其市场地位。而整车制造出身的比亚迪,在这一点上显然具备先天优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