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涨价方式
宝洁华东地区一位批发商告诉记者,宝洁、联合利华等的运营方式很类似。
“跨国日化企业‘赤裸裸’的直接涨价方式,一般平均每年一次左右。”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相比而言,本土日化品牌价格调整的频度和幅度要比跨国企业少得多。“拉芳、蒂花之秀等本土日化企业相对于宝洁、联合利华的产品价格较低,但这部分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也更高,所以即使受到成本压力影响,也不敢轻易涨价。”
跨国日化更多频次的价格上涨是通过变相涨价的方式实现的。方式之一就是换包装,其中包括“做减法”的变换包装规格,把大容量的产品改为较小容量的产品,去年5月初联合利华旗下的清扬就由200ml改为了175ml。另一种是“做加法”的换包装,加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材料和元素使产品升级换代,增加售价。
另一种变相涨价的方式是对经销商促销力度的变化。比如原先10瓶洗发水赠送3瓶,现在10瓶洗发水赠1瓶,这种对经销商促销力度的减弱方式也会间接传导到终端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上。而这种方式的运用,上述人士透露,平均每个季度都会有一次小的调整,每2个季度会有一次大的调整。相比而言,本土日化企业一般1~2年才会有一次价格的调整,“所以总体看来,本土日化企业的价格要稳定得多。”
还有一个隐蔽的技巧是,跨国日化每次价格调整的品牌和产品不同,比如去年10月份,飘柔和潘婷价格调整,而最近则是海飞丝和沙宣。价格调整频度和幅度较多的品牌和品类一般是销量最好的,如本次价格调整力度加大的海飞丝正是宝洁最主力的品牌之一。此外,对于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日化企业来说,由于旗下的品牌体系非常完全,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较多样完整价格体系,所以涨价也会比较方便,也更不容易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