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学生走进芳香的园圃——书籍
受降路学校 马明金
为了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唤醒学生从狭隘的教课书中走出来,走进人类精神阆苑中最馥郁芳香的园圃——书籍。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点灯的人,带领学生阅读经典美文,领略古典名著,吟诵古今诗文……我把一本本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同学们的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
一、 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兴趣
结合学校的“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我在班级制订了“营造书香班级”的计划。我带领学生布置教室。四面墙壁上张贴着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和“读书明星”的照片,后面的黑板报上是“好书推荐”和“读书有感”专栏,还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教室里处处散发着迷人的“书香”。课前十分钟是演讲时间。每组每天推选一名代表,可以谈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可以背诵名句名段,可以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这样,既可以积累知识,又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中午的三十分钟是同学们自由阅读的时间,同学们会在悠扬的轻音乐中,安静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此时教室里只听见轻微的翻书声。教师也会走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阅读。此时此刻,教师是学生中的一员,是同学们真正的“书友”。闲暇时,老师又成了同学们不折不扣的“聊友”。在老师的影响和推荐下,同学们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读书流行风。前一阵子,班级流行读《哈里·波特》,一个个都成了哈里迷;这一阵子,大家又开始痴迷于秦文君的作品,一个个又成了秦文君的崇拜者,《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成了同学们课余交谈的主题;看到老师在读曹文轩的作品,同学们又一个个开始阅读《草房子》、《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等。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了,阅读的空间也拓展了。在这样一个充满浓郁读书氛围的环境中,同学们接受着来自教师的鼓励,同伴的榜样等一系列的暗示,阅读的兴趣越来越高。
二、 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促进阅读
为了让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个性化的、而又有质量的阅读,在学校的 “读书伴我成长”的口号下,我们班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先后开展了读书汇报会,主题读书会,“最美的诗篇”朗诵会,“向你推荐一本书”的好书推荐会,课本剧表演等。另外,还开展了手抄报评比,读书卡展评,《我读一本好书》的征文比赛,且评选出了读书小明星。这些活动精彩纷呈而又实实在在。由于班级读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因此,我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学们阅读的种子在活动中发芽、开花,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三、 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合力
对于阅读,家长是否能预见到它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能否给予思想上、行动上的大力支持,那就要靠老师的积极引导。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我调查家长对读书的看法,调查他们家的藏书情况,然后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给家长讲阅读的重要性,给家长讲薛瑞萍、窦桂梅等名家对读书的看法,还和家长一起读童书。为了“拖家长下水”,我们还开展了“亲子共读”活动,平时,用手机短信及时地和家长进行读书交流,向家长推荐书目。学期结束,评选出“书香家庭”。通过这些,使家长和孩子携手阅读,一起遨游书海,享受读书的乐趣,家庭生活也由此洋溢着温馨和喜悦。
四、 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以写促读
我不仅重视学生读,也重视写,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每学期开始,我都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用以积累阅读中的好词佳句名篇。但是,在最初的调查中我却发现,一些学生视读书笔记为沉重的负担,他们为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而“恶补”,使读书笔记失去应有的作用,使阅读不能产生应有的成效,也使“让阅读走进记忆”成了一句空话。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们围绕读书笔记开展了名目繁多的活动。像读书笔记展评、 “读名著有感”、经典诵读等等。这些活动使学生产生劳动收获的成就感,也使学生产生了做好读书笔记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学生明白,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展示的一个平台,只有做好读书笔记,才能更好地让读书走进记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积淀。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在带领学生读书的道路上,虽然进行了一点摸索,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我要做的还很多,我将继续为儿童的阅读——这根的工程、花的事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