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
正如书中序言所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而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读陶行知,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那几乎没有触及到中国教育的实质,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楼岂不误人误国?
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他高举生活即教育的大旗,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他认为教育只是生活反映出来的影子,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是我们教育产生的源头,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基础。我们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就是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而怎么样去教育孩子,就可预知他将来要面对怎么样的生活。
“生活教育”,作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其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他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二者相互结合,熔为一炉。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 生活即教育
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尽相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过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而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也就是说,要受真正的劳动教育、科学教育、卫生教育、革命教育,就必须过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卫生的生活、革命的生活。
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的前提是生活,不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所谓之教育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
二、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联带于“生活即教育”的。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他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陶行知从批判传统教育和推行大众教育的目的出发,提出“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他拿鸟笼和鸟来比喻学校和教育。他说:“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就如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
“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