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一周工作拾零(5)——“课内外阅读”与“生活”的关系作文

2020-08-17 
一周工作拾零(5) ——“课内外阅读”与“生活”的关系 3月14日 星期六 晴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周的时间转眼即逝,周
 

一周工作拾零(5)

 

——“课内外阅读”与“生活”的关系

 

3月14日 星期六 晴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周的时间转眼即逝,周末又悄无声息得光临了。回想本周的“日有所诵”,让我思绪万千。特别是“日有所诵”与生活的关系萦绕脑际,挥之不去呀!

课 内 外 阅 读

 

课 内 阅 读

 

本周我们课内阅读的内容是第11课“美丽的小路”、第12课“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三”和“识字4”。

 

“美丽的小路”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通过课内阅读使孩子们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课后问题是:“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让孩子们去了解一下!

 

“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课文题目起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为“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阅读本文的目标之一是使孩子们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实践作业:“找一找室内外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进果皮箱。

 “语文园地三”中的“日积月累”的“读读背背”是一首诗歌“小鸟”,写的是一个小朋友在跟小鸟说话,表达了小朋友爱护小树的感情,很有童趣。“口语交际”题目是“我们身边的垃圾”,内容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孩子们就身边的垃圾问题进行交流(问题:1、垃圾是从哪里来的?2、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呢?)二是把想法画一画。

 

“识字4”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目标之一是培养孩子们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课后问题是:“我要仔细看看蚂蚁是怎样生活的。”“我还想了解一些小动物。”

 

课 外 阅 读

 

本周一,朗诵了林良的儿歌“蘑菇”,朗读了孙幼军的童话故事“小猪唏哩呼噜——唏哩呼噜是谁?”周二,朗诵了陈木城的儿歌“叶子的眼睛”,朗读了孙幼军的童话故事“小猪唏哩呼噜——小猪怎样认识了一条蛇”;周三,朗诵了冯幽君的儿童诗“春风是什么颜色的”,朗读了孙幼军的童话故事“小猪唏哩呼噜——上课非常好玩”;周四,朗诵了张秋生的儿歌“蜗牛上学”,朗读了“森林里的故事”——1、韦苇译的“吧喳——吧喳”,2、周锐的“留下的歌”;周五,朗诵了叶圣陶的儿童诗“风”,朗读了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给狗熊奶奶读信”。

 

蘑菇是寂寞的亭子,露珠是叶子的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才会发现大自然中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从“蘑菇是寂寞的亭子”就可以读出蘑菇的外形,还可以感受到蘑菇很孤单。让孩子们用心灵去体察,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中万物也有丰富的情感!告诉孩子们,如果没有看见过叶子的眼睛,就赶紧起了大早去看一看吧,大自然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他们!

 

你看见过风吗?诗人说,风是有颜色的;叶圣陶说,他知道风在哪里……孩子们,你们相信吗?朗诵了风,就学着“春风是什么颜色的”这首诗的样子,也来说说风的颜色吧!也学着“风”这首诗的样子说一说:“风还从哪儿走过?”

 

小蜗牛也和我们一样上学了,可是它什么第一次也没有赶上,因为它的动作太慢了。咱们可不能学它哦!

 

唏哩呼噜是一只可爱的小猪。虽然他有点傻,经常受骗,可是傻人自有傻福;虽然他有些小小的毛病,比如贪吃、贪睡、一上课就打呼噜,可是他却很善良、勇敢、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孩子们听老师朗读以后,一定会知道:他为什么起这么奇怪的名字?你害怕蛇吗?小猪唏哩呼噜居然和一条蛇做了朋友。他们友好相处。唏哩呼噜还上学了,大狼先生当了他的老师。真是出人意料啊。因为,这位哇呜老师是曾经想把小猪捉回家喂小狼的大狼爸爸,可他后来改变了,当了小动物们的老师。

 

森林里有许多故事,森林里的故事其实有欢喜、有幸福、也有哭泣……孩子们,听了老师朗读故事,你们能猜出来,“笃笃”“吱吱”“蹦蹦”“叽叽”“沙沙”都是什么动物。老师轻轻地朗读“留下的歌”这个故事,你们从中能读听出了小鸟心里孤独、难受吧!

 

“同样的一封信,为什么狗熊奶奶会有不同的反应呢?你会怎样读?你又会怎样劝说河马先生呢?

 

                 阅 读 与 生 活

课内阅读,主要是围绕环保来展开的。本周四又恰逢“植树节”,我们开展了“美化教室环境”的活动,许多孩子都自愿地从家里端来了一盆花,如卢世龙端来了一盆“君子兰”,买婧文端来了一盆“太阳花”,牛菁一端来了一盆“六月雪”,李宸锐端来了一盆“绿萝吊兰”,张文菡端来了一盆“长寿竹”,胡志明端来了一盆“薰衣草”,马铭宇的“芦荟”,朱玖、孟艺芃的“吊兰”,窦艺心、张静的“仙人掌”,还有马奇行、杨宇轩、李晨宇……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我们身边的垃圾”的实践活动,讨论交流“我们周围的垃圾是怎样来的,它们到哪里去了,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使孩子们知道了学校里的垃圾是他们自己乱撕本子造成的,家里的生活中的垃圾是菜叶、包装袋、纸箱、果皮纸屑、煤渣等等。孩子们也知道了垃圾要分类处理,能废物利用的卖到废品回收站,不能利用的放进垃圾箱。知道了社区里的垃圾送到了垃圾中转站,然后再统一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同时,我们还在班上树立“榜样”。我们给班上的孩子讲王世荣的故事:“一天,他坐在爸爸的车上走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的一位朋友拉开窗户向外抛饮料瓶,王世荣看到了,就让爸爸停车,并下车把它捡起来。他家里的废旧电池已经存了整整一鞋盒,他就是不让家长丢进垃圾箱,他坚定地说:‘会有人来家里收的。’”而任凌霄呢,让爸爸妈妈陪同自己到大街上捡废弃物,一连好几个周末。一次,在捡废弃物的同时,一下子还把倒了的自行车扶起来了好几十辆呢!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弯弯腰,捡起校园废弃物”活动,班级评选“环保小卫士”。本周的“环保小卫士”有:王世荣、任凌霄、李华营、高行健、毛文琪、李灏天、朱培林、买婧文。他们都是天天主动打扫卫生,看见室内外有废弃物主动捡起的孩子。

 

课外阅读,让孩子们知道了动植物都有感情,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了动植物,就是对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美丽的地球妈妈的爱的表达。同时,还让孩子们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进行养绿护绿活动。另外,还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里都自觉做到“三管六不”。

 

课外阅读,还激发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让孩子们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感悟春天的美好、环保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还让孩子们过了一把“小诗人”的瘾。

 

                      感 悟

 

新课标倡导“大语文观”,让老师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同时,还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动手操作能力。

 

课内外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课内外阅读离不开生活“这坛活水”,生活也离不开课内外阅读“这条金鱼”。

 

课内外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就像阳光和雨露的关系。课内外阅读离不开生活“这缕金灿灿的阳光”,生活也离不开课内外阅读“这场及时的雨露”。

 

课内外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就像小鸟与树林的关系。课内外阅读离不开生活“这片茂密的树林”,生活也离不开“这群活泼可爱的小鸟”。

 

……

 

总之,课内外阅读与生活要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附:孩子们创作的“春风是什么颜色的”:

春风一吹,

就把  苹果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杏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野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小草 绿   了。

春风就是   绿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迎春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油菜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蒲公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野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春风一吹,

就把  玉兰花  了。

春风就是       色的吗?

啊,春风,

请你告诉我:

你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