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爱举手
上周开家长会时和老师的交流中,发现祥祥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上课不爱举手发言。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平时伶牙俐齿、活泼好动的孩子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着急地站起来;而祥祥平时言语不多、性格较内向,总是缩在一边充当旁观者。这是祥祥从小到大,在校学习过程中一直需要面对的情况,明明知道答案,就是不举手回答。
“上课要养成举手发言的好习惯!”“要大胆举手把自己的答案告诉所有的小朋友!这样老师和小朋友都会表扬你、喜欢你!”这些激励的话语,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可祥祥就是不爱举手回答问题。
回到家里,我问祥祥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发言,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胆小而不敢回答。
他吞吞吐吐的回答,“有时候我举手了,老师也不叫我,以后我就不举手了。”
“你们班有六十多个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想回答,老师不会每次都叫你!但是只要你举手了,老师就知道你懂了,你就很棒!就是别人回答问题时也应该认真听,因为倾听不仅可以学到本领,也是尊重别人、有礼貌的表现!”
“可有的时候,我也拿不准对不对,所以就不举手。”祥祥又说。
不知自己回答得对不对,怕说错,因此不想说。祥祥的自尊心强,很爱面子,总想给老师和同学们维持一个完美的印象,怕回答错了有损自己的形象。明白了这些,我告诉儿子:“祥祥,回答错了并不可怕,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
“是没有勇气。你现在是小学生,就是很多东西都不会、需要学习的人,所以错了没什么可丢人的,反而是正常的,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可以更好的改正。可连举手发言都不敢的人,能是勇敢的人吗?连勇气都没有的人,才是最可耻的。所以你要有勇气举手发言,有勇气在大家面前说出答案,不管对错,都是对你表达能力的一种煅练。”
“再说了,你不举手,就不能很好的跟上老师的节奏,老师提的问题你不能积极的动脑筋想,怎么能学会学好呢?大脑是越用越灵活,越休息越迟钝的。上课只有多动脑筋,大脑才能越用越灵。”
“嗯,知道了。给我两个星期的时间,我会尽量改善的。”祥祥回答。
那好吧,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