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双胞胎”符号交朋友
——我的习作课4.3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画风》,讲的是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用不同的方式画风。文章的内容很有意思,能激发小孩子的学习兴趣,其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我除了关注其内容和所要讲的道理之外,更多的目光是关注这篇文章的写法和语言特点。就以这篇为例,我觉得中间需要学习的有两点,一是量词短语和“的”字短语,比如一“条”雨丝 、弯弯的小树;二是对话的描写。前者在上课的时候已经带着孩子积累过,后者就需要有后续的写作来做巩固。在写对话的过程中,双引号的运用是一个难点,孩子常常想着前面忘了后面。
所以,我觉定今天的作文课就以此为基点,做一个小习作练习。题目定位“我和双胞胎符号交朋友”。(题目中双胞胎三个字上的双引号是后来加的,张欣茹给老师提出来的,只是说不出为什么。)
♥引入课题
师:老师考考大家,我们原来学过一个标点符号,只要我们一说话,它就咕嘟嘟地冒出来,请问它叫什么?
生:冒号。
生:我知道,说了话,还要用上“六六姐”和“九九妹”。
生:她们是双胞胎。
(作文课在抢答的热情氛围中开始,大家对“六六姐”和“九九妹”这对双胞胎姐妹符号记得很清楚。)
♥在语言训练中强调上下引号
☺老师请孩子们说一说除了课文中陈丹、宋涛、赵小艺的方法,自己还有什么办法画风。如果自己想不起来的话,就三人小组商量一下,因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可别小看这样的俏皮话,它可讨孩子们喜欢了。一则能复习原来的谚语,二则小孩子就喜欢有趣的话和有点小幽默的老师。老师的话一落,孩子就乐了,争着说给小组员们听,要努力找出小诸葛呢。)
☺请一位小诸葛(高银贵)说一说自己的办法,老师强调谁会听,并做出示范,听完自己说句子——高银贵说:“我要画一棵小草,因为风把小草吹歪了。”
☺以上一句为例,比比谁会说,谁会听,谁会讲。孩子会说出一下句子:
马佳彤高兴地说:“我要画一棵柳树,因为风把柳树的辫子吹斜了。”
李佳硕站起来,说:“我要画一个红红的气球,因为大大的气球吹到天上去了。”
张淑婷说:“我要画一个塑料袋,风把塑料袋吹到天上去了。”
......
(这样的句子都是孩子自己说,听的人再按照老师的要求重述一遍。除了重述同学的所说,也要重述老师的所言。我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提醒着孩子双引号的运用方法及不要把下引号丢掉的问题。句子说了很多,老师板书三句,作为范例,让孩子齐读,标点也要读出来。作为一节课的重点,这个环节需要花费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利用竞争机制能让孩子保持较持久的热情。)
♥给句子吹吹气
(这个环节是临时加上的,因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总有小孩子要炫耀似的给句子吹吹气,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还把小手拢在嘴上,很可爱的样子。但进行上一个环节的时候,如果再吹气,引号的强调就不突出了,临时答应他们说完再吹,而且就仅仅给板书的句子吹吹气,做个范例即可。)
♥叙事要素交代清
老师故意问问班里有没有糊涂蛋熊大,孩子听了就乐,知道原来说过的熊大讲件事情都讲不清时间和地点。老师一点拨,也就知道这次写作文要说清时间和地点,以及人物。大家讨论发言后的结果:
星期四上午,老师和我们一起画风。
星期四的作文课上,我们一起画风。
星期四上午第三节,老师和我们一起画风。
(老师的温馨提醒:大家写完刚才所说的内容,也可以写写这节课你的心情如何。)
♥强调写作要求
写作课要安静;书写要认真;不会的字轻轻问老师,不要用拼音代替。
(问题也就出在这个环节,我就多说了一句话:请大家看看15课《画风》,课文中写赵小艺说话时,还用了“眨眨眼睛,想了想”,你也可以仿写。这一说不要紧,下一节作文课上,有好几个同学的作文都是仿写的,基本上只是把名字换了换。这些孩子并不是没有认真听的,像张浩迪、程锦、屈楚涵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多说了一句话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也是思维定势。上一周刚学了仿写,所以这次老师一说看看课本,就自然地去仿写了。
虽然仿写也未尝不可,但这次上的一节课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了,所以又把收好的作文本发给孩子,利用下午第三节的时间让仿写的孩子重新写了一遍,不是仿写的孩子给句子吹吹气,再写一遍。白白浪费了一节时间,也给了我一个教训:教小孩子,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顺着孩子思维的节拍,才能使努力不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