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问、议、比、写,让阅读践之于实践作文

2020-07-11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阅读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会让阅读更有效,生活更精彩。

阅读是我们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跌宕,也会因为主人公的命运多舛而叹息流泪。我们也会在阅读中发现让我们难以理解的问题,会引发我们思考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问。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对这个地方难以忘怀?作者这样写为什么会如此感人?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吗?如果文中的主人公是我,我会怎样?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如果故事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子的?……对自己的提问会引起自己对文本的思考,阅读才真正的启发了我们的心智,浸润了我们的心灵,这样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会让我们的阅读更具意义,更有价值。在指导孩子阅读的时候,我们也要问,我们要给孩子提问,提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超前性、引导性,比如说,孩子的数学阅读中,如果孩子阅读了一个数学小故事,你可以问孩子:这个故事中介绍了那些数学知识,它们具体是什么样的,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这些知识,关于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著名特级教师湖南大学刘建琼先生说:“阅读的理解,有深有浅;阅读的效益,有多有少。局限于读后想想而已,那会是闪烁片刻。阅读需要反思,思索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阅读需要研究,运用哲学的概念和学理去关照传递的信息和传达的方式。”在问与思的过程中会开启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本。在对文本的理解中,会让我们的阅读更深刻,会启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让阅读和我们的生活交融,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阅读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会让我们更加喜欢阅读,热爱生活。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各有了两个思想。交流是我们相互学习的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与文本交流,与作者对话,但那些都是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一本书,不同经历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思想,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读书的交流评议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本内涵。如我们现在开展的班级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在共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阅读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让孩子们充分发表自己读书的经验和感受,说出文章究竟好在哪里?你最喜欢的什么地方?自己从中汲取了什么营养等等,孩子们把自己的所想说出来,相互交流、争议,提出自己所想到的问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在相互的争议中体会阅读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读书兴趣,也从而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丰富了课外知识。这既能让孩子们读得进,也能促使孩子学以致用,不把书“读死”,而要把书“读活”。

在家庭的阅读中,我们也要进行这样的交流、探讨。比如说阅读《狼王梦》之后,我与儿子交流感受,儿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联系生活中的感受,体会到了母亲的爱,母亲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无私的爱,儿子说,作为孩子,要理解父母,要努力成就自己,这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作为老师的我,不但想到了这一点,还从中看到了一位母亲望子成龙的渴望,一位母亲按自己的意愿在执着的塑造着孩子。我们的交流让孩子进一步理解了母爱,我们也一起分析了现在的家庭教育,做为家长,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成才,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健康成长。

文字表达的就是生活,小说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阅读之后,不妨掩卷深思,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想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见到过这样的现象,自己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是怎么处理的?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又会怎样想、怎么处理?现实的生活与小说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但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道理总能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我们的思考,生活中的道理会在我们的思考中慢慢明朗,这样我们在品味文章的同时也体味了生活。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拿自己的思想与文章的思想比,拿自己的写作与作者的写作方法比,拿自己的生活与主人公的生活比,拿自己的生活环境、时代与文章书写的时代比,拿自己的现在和原来比,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变化,我们的视野在逐渐的开阔,我们的心态在逐渐的平和,我们会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会感慨生活的善恶美丑,我们会更加坦然、从容的面对生活,会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的情感投入到生活的怀抱!

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与阅读中,比较更是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方法。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大,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把知识内化。比如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孩子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就可以与整数除法相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进行总结,归纳新知识的特点与规律,这样就会理解的比较清楚,掌握的比较牢固。

肖川教授曾经指出写作的六大意义:第一,能提升我们阅读的质量。第二,能使我们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察世事。第三,能帮助我们梳理思绪,使我们的头脑变得清晰而有条理。第四,能帮助我们深化认识。第五,能帮助我们提升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第六,能提高我们生活的品位,使我们更具有成就感。可见,写作确实是让我们把阅读践之于实践的好途径。

肖川教授说:如果你有写作的习惯,你就不会满足于泛泛浏览,对于作品,你一定会研读,你会自觉地去揣摩人家是如何立意,如何遣词造句的,你会努力从别人的佳作中汲取营养。你还会去捕捉工作中,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和信息,自觉地积累学识。而且写作会迫使我们对问题作彻底的思考,从而深化和丰富认识。所以,我觉得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不但会让我们更加敏感和充满激情,而且会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满怀爱和眷恋。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写的:首先是批注式的写。在阅读时,读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就把它画下来,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一两句话,或者是几个词语,或者是自己在阅读哪本书时有过同样的想法等等。其次是摘录式的写,一本书中,总有一些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我就把它摘抄下来,静下心来时再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次是段落式的写,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想法,或在生活中有什么瞬间的感悟时,就急忙把它写下来,所写的内容很少,常常是百余字左右,把这瞬间的灵感记录下来,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的素材。最后就是完整的写。阅读整本书后,细细品味,把自己阅读的过程,其中的感感想书写下来,或把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大事诉诸于笔端,似流水帐似的记录下来,多日之后,在阅读回味,却也其乐融融。真的体会到了:文字能让时间变得永恒!就像我们读唐诗、读宋词,读一切能使我们感动不已的文字时,就会意识到是鲜活的文字使千年古人的生命得到了延伸。

 有人说读书有四境界:经历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潜心铸剑,就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沉醉其中,然后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然境界,直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至远至臻。我想:让阅读践之于实践,践之于生活,我们的思想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会更加丰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