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无法弥补
今天上政治课邢老师给我反映董林上课不光睡觉,而且叫醒后反倒没有一点羞愧之心,还在不停的用小扇子扇。老师念答案时,他的卷子弄丢了,也不记录做笔记。还用特别烦气加不屑一顾的眼神瞥老师,让邢老师窝了一肚子火。
现在听到邢老师的反映,不用细问就能想像出董林那种刀枪不入、刁钻古怪、摇头晃脑、吊儿郎当、死猪不怕开水烫(我知道用这个词会很伤董立林的心和自尊,但当时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写日记时我把划掉两次,但还是决定写上,也算是忠于自己的良心吧。)是的样子。因为这样的情景不只在邢老师的课堂上出现过,他每节课都是如此,上我的课也不例外。
我不生他的气,不是我气量大,而是我把他“放弃”了!且不谈他改良太慢,还有一个关键是因为初三涉及到中招,而中招升学率才是农村初中的命门!如果班里考上一个统招生能排名年级第五,那么其他各项都不变,多一个统招生就能排到第二,若有3个统招那就成摇摇领先的第一了。像董林这样的后进生再努力考入一中的希望也很渺茫,所以对他的要求很低:不能捣乱别人,不能影响老师上课即可。现在我的工作重点在看好学校重点保护的前15名就行。事实上我班尖子生确实特别优秀,那就更得下功夫,哪有时间和董立林们记较太多?
基于这样的心理,看到邢老师气呼呼的样子,我轻松的说:“邢老师,不用管他,再管他他也提高不了几分,你花在他身上的力气均出两分花在优秀学生身上效果就会很显著。你看那些常在初三的元老派,哪个不是有所舍弃成绩斐然?咱都是今年刚上初三,以前咱们的观念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现在观念得更新,重点在前15名。”
看到邢老师豁然开朗的样子,我更加得意洋洋的调侃道:“人家的特长不在升学,要充许学生有个性差异。你以为你对人家严格要求就是好啊?那只不过是达到了咱的分数目标,并不一定适合他的发展!放了董林吧,多看看前15名又出成绩又不会生气,一举两得!”
邢老师听后笑着说:“佩服佩服!听了你的话我马上不生气了,我咋没悟出来呢?难怪看着你总是这么轻松,看来得向你学习学习!”
听到邢老师的夸奖我也很高兴,看到邢老师不再生董林的气,我甚至为能够转变她的观念而沾沾自喜。
晚上上网打开K12教育论坛,无意间看到一本书《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中学)》,只能看内容简介,不过光是它的目录就深深把我吸引了,如下:
第一部分 教师问题
案例 1 我是不是太过严肃了?
案例 2 你会喜欢每一位学生吗?
案例 3 老师,难道你真的是为我们好?
案例 4 我恨学生!
案例 5 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
案例 6 老师有两种
案例 7 优秀教师的生存状态
案例 8 一个女老师的悲哀
案例 9 教育一个顽童的故事
案例 10、11 两个关于背书的案例
案例 12 一个不自信的女孩
案例 13 善待“老鼠屎”
案例 14 一本书的较量
案例 15 我竟然威胁学生了(摘要)
案例 16 从拔草想到的
案例 17 我该如何教育这个厌学的孩子?
案例 18 如何帮她
案例 19 飞儿走了
案例 20 应激式教育
案例 21 班主任应该多一双眼睛
案例 22 学生在家嚎啕大哭……
案例 23 悲壮
案例 24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哀(节选)
案例 25 网友为何给学生的教师说情?(摘录
案例 26 如何克服班级管理中的“易发怒,易放弃”问题
案例 27 实习老师,你为什么受欢迎?(摘录)
案例 28 和学生签合同(摘录)
案例 29 诚信考试?
案例 30 班会课可以这样上吗?
案例 31 “我就这样做坏人,不做好人”
案例 32 初三学生的另类作文
案例 33 “老师,你有这么多钱时,也会跟我一样享受的”
案例 34 对学生此等话语,我将如何回答
案例 35 他不吃表扬
案例 36 关于德育的思考
案例 37 关于“走进学生的心灵”
案例 38 图书馆里的故事
因为想写一些教育日志,可总觉得有点困顿,不能触到问题的实质,不能突破,就照着这些目录一条一条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读着读着我的良知如被人猛抽了一耳光,火烧火燎的疼;心像消肿后又被冷冻,憋得慌又寒气直冲。因为我想到了他——董林。
案例 2 你会喜欢每一位学生吗?——我做到了喜欢每一个学生吗?我会喜欢董林吗?我曾经写过的日志《最残忍的一句话》中因为别人说了放弃学生而在我眼里成了最残忍的人,那我今天的行为又是什么?
案例 3 老师,难道你真的是为我们好?——我真得是为学生好吗?如果他们不能考出好成绩为我争得那可怜的荣誉,我还会处心积虑的去关心他们吗?我的爱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真爱?
案例 4 我恨学生!——是的,我恨学生了,我恨董林了!恨得最高形式就是把他“放弃”了,甚至还劝告别人把他“放弃”!这就是一名优胜教育工作者的心态??
案例 17 我该如何教育这个厌学的孩子?——我教育这个厌学的孩子了吗?
案例 31 “我就这样做坏人,不做好人”——董林是不是就是这种心态?是我的教育才让他宁愿做“坏人”不愿做“好人”吗?那岂不是我害了董林?
想到此,禁不住倒抽一口凉气。今天我对邢老师说的话对吗?如果从学校的利益讲也许是对的吧,可是站在教育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呢?越想尤如被人当头喝了一棒!!翻开教育日志中记得一句话:教育若不着眼于素质,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做培训,不可妄称教育工作者,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就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
我流泪了……
我不是一直讨厌伪教育和反教育吗?我不是一直反对对学生压制、摧残吗?什么时候我变得为了一已私利而不顾学生成长规律?
我一直被学校称为较有潜力、较有爱心、较爱学习的老师,学校没有人写教育随笔,我写了,可这写的都是什么啊,都是一些自己看来成功的案例,都是老师关注的优秀学生。同事领导常夸我会教育学生,于是我的随笔里越来越好大喜功,分析问题逐渐肤皮潦草,失败的例子放在一边不去研讨。成功的例子马上记下,自己看看都好笑,都是成功的例子咧,我都可以当教育专家了嘛!
可为什么我不开心不放心?心绪总不能平静?那是因为我的目标变得单一,育人不再是育人,没有了做为“人”的色彩,只有考试分数的高低。还自以为是心安理得享受屈指可数的好学生带来的荣誉,对后进生的表扬都有点虚假无力支差应付。还洋洋得意厚颜无耻的自认为“很优秀”!尤其是今天在邢老师面前的卖弄,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披着教育工作者这张羊皮的狼!
此时此刻忽然觉得一年来只为那几个优秀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如海市蜃般轰然倒塌。我的偶像李镇西老师、魏书生老师优秀在能激发后进生的斗志,鼓起学生赶比超的风骨,并且优秀生还特别出色,而我呢?
我不得不承认我失败了!
失败在后进生没有丝毫改变反倒磨掉了我的斗志甚至蒙蔽了我的眼睛。失败在把这种错误思想当成正确认识传导给了邢老师,我曾经认为最可恨的人是拉人下水,那我这种做法怎又不是“拉人下水”?
邢老师是刚考上的新老师,去年在初一教语文,因为成绩特别优秀,今年被特调入初三担任政治课。邢老师上课的最大特点是,不放弃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最后一名学生上课也不能睡觉,也得背书写作业。对后进生通常会走到跟前单独告诉拿那些书应该背哪儿记哪儿。下课时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那是必须去老师处过关,哪怕再晚也不会妥协。邢老师一直是我欣赏的类型:一丝不苟、公平、公正、不喧闹不张扬,身上还有一股韧性。我拉的这一个人,可不单单是一个人呀!
这一刻我真的有种十恶不赦的感觉!
对邢老师我可以坦诚相谈承认错误,可对董林呢?还有机会弥补吗?我只能从情感上希冀董林们的原谅,但再有14天就中招考试了,对他的教育我已无能为力,不可能从实质上取得什么突破了。
我只有虔诚的希望董林能遇到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后记]今天这件事,真的很让自己的良心不安,记下来做以记念,以时时警醒自我!!